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文化的转型,价值观念、评判标准的多样化,也同样造成了我国当前景观建设的混乱,如何在景观设计中传承传统文化,保留传统文化,亟待需要解决。本文旨在从景观符号这个侧面,看传统景观文化的传承,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景观符合;传统景观文化;文化传承 

   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文化的转型,价值观念、评判标准的多样化,也同样造成了我国当前景观建设的混乱,如何在景观设计中传承传统文化,保留传统文化,亟待需要解决。现在从采用传统形式、传统形式的再生以及引用其它文化符号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什么是景观符号 

  景观符号(landscape symbols),所谓景观符号是指得到人们认同和审美上认可的事物的总称。从符号学的角度看,任何事物均可能转变成代表他物的符号或象征。但是,本文主要认可在特定人群心中产生共鸣的符合集合。例如中国的万里长城、约旦的佩特拉古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基督像、秘鲁的丘比丘印加遗址、意大利的古罗马斗兽场、墨西哥的奇琴伊察玛雅城邦遗址和印度的泰姬陵在2007年7月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大雁塔、兵马俑、黄帝陵、西安城墙、延安、秦腔、碑林、秦岭、半坡遗址、羊肉泡馍在2007年10月被评为陕西十大文化符号。 

  二、什么是传统形式 

  在景观设计时,我们可以利用传统景观符号的形状和尺度,保证能指上对传统有所保留和象征,而在景观符号所传达的意义和景观功能上有多种变化。 

  沿用传统的意义如果景观符号的形式与意义之间有着很强的映射关系,形式既使只有少许的改变也会影响到景观符号的意义,同时意义的主题也是一些永恒的、普遍性的、共同性的内容,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传统符号原型,即符号的所指与能指相一致。它们通常都会是一些代表民族的文明、历史,或者象征民族本身的图腾之类的景观符号元素。例如:龙,自我们祖先设计了这种形式之后,在华夏大地上,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区域应用它,都是对它传统意义的一种沿袭。因为,在我们看来,它就是华夏民族历史与文明的象征,是炎黄子孙的代表符号。 

  三、怎样在景观符合中传承传统文化 

  由于技术、材料、社会需求和社会观念的发展,某些传统景观符号完整、具体的形式成为不适宜或者不必要时,我们就可以通过采用局部、抽象或简化以及单个景观符号形式重新组合等手法使传统形式得以再生。 

  (一)采用传统形式的局部 

  这种情况是指引用传统景观符号的局部形式,如某个面或某个构件来代替整体。通常是该种景观符号的形式在我们使用的地域内和时代里为大家所熟悉和了解,我们采用的局部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让景观使用者接触到局部就能联想起整体的形式。 

  当传统景观符号表现为一个实在的形体,而且呈现出某个明显的观赏面,该立面通常正对人们的视线或者占据形体的主要位置,可以暗示整个形体或者表明某个场景的开始,此时, 我们就可以通过对此立面的引用来代替整个景物。 

  这种方法是指采用景观符号中的某一两个元素,而这个元素是整个景观的视觉中心或功能结构中心,在人们的心目中可以起“借代”的作用。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个辘轳与井台,代表一个带有清凉水井的传统农家庭院的景观。又或者我们可以运用一个轮船上的“舵”或者“帆”代表整艘轮船。 

  (二)传统形式的抽象、简化 

  当我们只是需要一个形象的、简单的整体概念和意象时,传统形式太过具体、繁琐,细节意义无需表达,因此,我们就可以把整体形象抽象和简化,只留一个视觉外轮廓或者简化的形体。这种情况下,我们采用传统形式有可能是引用它的意义,也有可能只是用它代表某个时代的文明,又或者仅因为视觉上的样式美。 

  保留了传统景观符号的整体形状,但把一些繁琐的细节,或者反映不适合当代价值观念的一些内容去除,通过一些现代的手法、技艺或材料加以体现,使之成为符合时代文化观念的景观,但同时它又使人时刻的陷入对历史、对传统文化的遐想中。 

  四、结论 

   “人并不是生活在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 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德国哲学家、 符号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如是说。景观文化的传承必然要以景观符号为载体,通过能指、所指以及实物加以延续,在物质、形式与精神三个层面得以发展。当然,在对传统景观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要以人为主,突出人本位的思想,否则,就是一种“异化”,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参考文献: 

   [1]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