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模拟和塑造自然山水的园林逐渐受到追捧,园林微地形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分析概述了园林微地形的概念内涵、功能作用、实践应用及植物空间配置等方面内容,对园林设计的不断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园林微地形;景观空间;原则应用;植物配置
0 引言
园林设计是对自然生态的开发和保护,为城市中的人工环境补充必要的自然氛围。以往的园林设计往往不顾基址现状,第一步便是填沟推山,将自然的意趣损耗殆尽,这样不仅使得各个园林设计过于平淡和雷同,也使园林绿化失去了原本的意义。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园林设计的可持续性,如何顺应自然、营造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园林微地形因其在这些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通过简述对园林微地形的几点认识,希望为以后园林设计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 园林微地形相关概念与内涵
园林是指在规定的范围内,利用艺术、工程等手段,对原址地形进行改造(例如掇山、理水、置石)并结合植物的种植、建筑的营造以及园路的铺设等方式创造出宜人的自然环境和休憩境域[1]。园林地形是指园林内承载植物、建筑等构筑物,且具有一定起伏形态的地貌。微地形的定义是相对于地理学中的大地形和巨地形概念提出的,园林微地形是指在人工模拟自然地形时,高低起伏的幅度较小的地形,依据地表特点大致可分为自然式、平板式、台阶式、混合式等几种微地形模式。改造适宜的微地形错落有致充满韵律美,丰富了景观的层次和要素,同时起着改善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的作用,因此成为现代园林设计的常用手法。
2 园林微地形在现代园林中的意义
2.1 微缩自然,提升园林景观的生态价值 园林景观微地形是通过地形的重塑模拟了自然界的山峦峡谷、溪流湖泊等地貌景观,使人们近距离的感受自然气息。这些地形地貌的改造有效的加强了园林景观的生态功能:①利用起伏不同的地形调节夏、东季的主导风向路径,从而改善区域内的小气候。②地表面积和土壤容积的增加、各地段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为植物营创造了多样化的生境,从而丰富了园林中植物的种类,反作用于小气候的改善,最终促进整个区域内生态景观格局的合理、稳定,提升景观的生态价值。
2.2 创造多层次景观空间,完善园林景观游憩功能 园林微地形设计通过空间的自然收放、韵律感的营造等手法,有效的分割出空间的起承转合,控制游人的游览路线和速度。同时地形的改造将园子自然的区划为功能各异、景色不同的景观范围,丰富了游憩内容和活动界面,这样形成的景区既可以避免游人产生对景观一览无余的乏味感又使得园子富有自然的趣味和生机,增加了赏心悦目的美学价值。
3 营造园林微地形的基本原则
3.1 合自然之理,得天然之趣 园林微地形营造之初就应充分调研原址的地势地貌、本土特色风貌和地表特征,通过传统的造园布局手法依“自然之理”,以原有地形特点为设计的起点,结合功能定位和设计构图等要素,进行地形的重塑和改造,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人工斧凿之痕的外漏,将景观与自然融合,创造出自然流畅的“天然之趣”,营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园林意境[2-4]。
3.2 功能完整,景观优美 园林建造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因此微地形的建造设置除了满足生态的需求之外也应顺应功能的需要,创造出封闭、开敞、半开敞等不同空间和层次的景观环境,尽可能为不同人群的活动需要提供与之适应的地貌依托。同时园林是艺术思想的创作,尽管只是自然山水的缩影,也应具有艺术性的表现力,也应展现真山水独有的秀丽,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现代人崇尚自然呼唤自然的心理需求。
3.3 满足工程要求,创造节约型园林地形 园林微地形的营造在满足生态和使用功能的同时,还要符合工程要求,例如对地形坡度的要求,坡度过大会造成水土养分的流失不利于植物生长,坡度过小会导致排水不畅造成淤积等问题。但仅仅得到美观实用的园林“结果”还不够,园林微地形的建造还应响应节约型社会的时代要求,节省经济投入,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利用地形做到“土方平衡”,高处堆山低处造湖,减少土方外运,使有限的经济投入创造出无限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4 园林微地形的实践应用及植物空间配置
4.1 园林微地形的实践应用 微地形的设计手法在园林营造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使用功能,因此其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但其主要应用在城市绿地的环境建设方面。 城市绿地是城市景观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微地形可以使人工环境与周围景观进行温和的对话,达到整个生态格局的稳定:①广场是一座城市的“客厅”,在广场设计中往往利用地形的升、降满足不同的空间诉求,例如纪念性广场,常常将地形抬高设置碑、塔等构筑物,使进入该空间的人们产生一种肃穆感。而休息广场则多采用下沉空间,为使用者营造一种领域感和归属感。②公园被喻为城市的“绿心”,在顺应自然的同时进行适当的地形改造可以满足不同年龄、爱好、文化层次使用者的需求,例如儿童有充满趣味的山洞和浅溪,老人有平坦内聚的锻炼场地等。③道路是城市的骨架,道路景观是生态的廊道,景观地形呈楔形状或缓和的龟背状,不仅满足了道路的排水要求,多层次的景观空间也有效阻隔了道路上的污染物向周边环境扩散造成污染,减少了周围风、沙等对交通安全的隐患,产生了良好的生态价值。④城市居住用地中的园林景观是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景观地形设计可以将自然搬到家门口,居住者可以坐观山水,享受自然,例如道路设计为通而不畅、高低起伏的曲径,可以减少小区内产生过境交通,同时也避免景色单一。建筑之间的绿地常常设计有山包,模拟自然山野,保证住宅的私密性等。
4.2 园林微地形应用的植物空间配置 园林微地形可以塑造多种空间类型,例如开放空间、半开敞空间、私密空间等,不同的地形与植物恰当的结合,可以强调地形的起伏,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创造出丰富优美的园林景观层次[5]。
4.2.1 微地形中开敞空间的植物配置 园林中的开敞空间多为大面积开放式的城市绿地,如城市公园、广场等,体现宽广、深远的园林意境,植物配置以连绵起伏的草地为基地,配以几株不规则的乔木,随着日光的偏移,投射出丰富的光影变幻,为走进空间的人提供了多角度的园林美景,产生宁静致远的心灵感悟。
4.2.2 微地形中半开敞空间的植物配置 半开敞空间多见于城市广场、街头绿地、城市小游园和居住区组团绿地,这类空间常在微地形的制高点设有视觉焦点作为主景,与开敞空间相比,周围可以种植较多的乔木构成疏林,并运用抑景、夹景、框景、借景等多种造园艺术手法,引导游人视线,让游人充分的享受自然。
4.2.3 微地形中私密空间的植物配置 城市综合性公园、道路、广场、居住区等景观绿地常常利用地形打造相对封闭的私密空间,这类空间的视距范围通常较小,地势较低,并借助周围缓坡、溪流等地貌的障景作用。这类地形的植物空间配置既可以选择单一的高大乔木成片种植形成树丛也可以通过一两种高耸干直的树种自由散植形成山林,使空间在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相对封闭,与周围地形共同构建私密空间,激发林内游人的探秘心理,增加游览兴致,同时茂密的树林也可以形成富有韵律的林冠线,为林外的游览者提供别样的景观体验[6]。
5 园林微地形的营造
5.1 塑造园林微地形的基本步骤 进行园林地形改造时,要统筹规划,注重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性。首先是对原址进行实地勘察和调研,了解其内部和周边的环境条件,决定现状景观的取舍,初步设定各景观意向和位置,例如哪些外部景观需要利用地形的障景作用遮蔽在园外,哪些可以借入园内[5]。其次,设计整体的地形骨架,做出地形地貌的平面和竖向设计,再依据道路、建筑、工程管线等专项设计深化方案。最后,确定地形的改造方案后,可以根据地势起伏,因地制宜的建造各种建筑物和园林构筑物,铺设道路,种植园林植物。
5.2 园林微地形设计营造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在设计地形改造时,常使用等高线法表示设计中的山谷、山脊、缓坡等,具体分为确定地貌特征点、搭线、绘制等高线、修形四个步骤。在改造施工时,要考虑到地形的维护,微地形使用土壤的自然安息角决定了它的最大坡度,但某些特殊效果的营造需求可以稍陡一些。在植物配置时,由于微地形对小气候的调节,多种生境的营造为植物物种的选择提供了较宽的范围,因此要谨慎选择各环境适宜的植物,适地种植才能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6 结语
园林设计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自然和谐的景观环境,促进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园林微地形在园林设计中应用广泛,对园林景观的营造意义重大,因此,园林微地形的运用顺应了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满足了人们向往自然的心理,为园林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魏开云.园林绿地中微地形处理研究[J].西南林学院院报,2001,22(2):55-57.
[2]王锋,曲璐,连志巧.园林绿化中微地形的处理[J].河北林业科技,2009,(2):33.
[3]管宁生.论造园中的地形改造[J].西部林业科学,2005,34(4):36-40.
[4]陈植.园冶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5]彭海平.园林绿化中地形的营造[J].北京园林,2009,(2):12-16.
[6]刘丹,裘鸿菲.公共空间户外活动场地地形设计研究[J].华中建筑,2010,(11):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