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现代园林理论的构建

     摘要:中国现代园林已经开始形成理论的雏形——大园林理论。但这一新兴园林理论基础还很薄弱,需要我们加以呵护、归纳、总结和研究,使它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以指导我国现代园林前进的方向。

  关键词:大园林;城市;现代化LandscapeArchitecture

  1、大园林理论的萌芽

  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们渴望保护改善环境、亲近并回归自然的愿望,促使园林事业得以迅速发展。我国现代园林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经历了园林与城市建筑和城市设施从混合到磨合到融合3个阶段,逐渐达成了一些共识,孕育了大园林理论。

  1.1传统园林

  传统园林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的需要而专门建立的模仿自然,供人观赏、游憩的场所。主要是借鉴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在独立的地域内建造一些公园。与城市建筑、街道等城市设施没有形成相互的联系。

  1.2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生态恶化导致人们对绿色植物的渴望,因此产生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理论。主张城市园林绿地要呈网状、放射状等系统方式渗入城市中。园林与城市建筑和城市设施虽然还存在距离和区别,但已有了一定的联系,形成了相互的渗透和磨合。

  1.3大园林

  近年来形成的大园林思想,其核心是建设园林式的区域、城市甚至国家。实现大地景观规划,其实质应当是园林与建筑及城市设施的融合,园林即城市,城市即园林。它强调城市人居环境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以满足人们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需求;满足人们对建筑室内外空间相互交融,以提供休闲、交流、运动、活动等工作和生活环境的需求,创造集生态功能、艺术功能和使用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大园林。

  2、大园林理论的内容

  我国现代园林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园林工作者在不断探索中,拓展壮大了园林学。现在园林学领域已经包含了传统园林学、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和大地景观规划3个层次[1],已初步形成了以生态园林、城市系统绿化、景观设计等为基础的、有中国特色的、符合现代园林发展规律的理论,我们暂且归纳为大园林理论。

  2.1大园林理论的核心

  大园林理论的核心是要规划一个区域、城市乃至整个国土的大地景观,即大地景观规划,将整个区域、城市乃至整个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大园林,实现城市、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园林化[2]。吴良镛教授也曾呼吁实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与园林设计融为一体的整体性城市建设,并在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外环境规划设计中,做了成功的尝试[3]。

  2.2大园林理论的内容

  大园林理论的实质是园林内涵的扩大,使园林从狭隘的造园转入整个区域或城市乃至大地的园林化,是园林与城市的融合,是由园林绿地系统向系统化城市大园林的转化。并认为,园林应当是对一个区域或城市人居环境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并将重点放在城市开放空间上,用建筑、山系、水体和植物等园林要素,构建具有生态、艺术和使用三大功能的城市大园林。

  2.3大园林理论的宗旨

  (1)大园林是园林生态功能、艺术功能和使用功能的和谐统一建设城市大园林就是要利用现代设计理念,结合现代城市建筑、设施等,在首先满足城市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植物、山石、水体和建筑,构筑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生态的、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城市人工环境,以实现园林三大功能的有机结合。

  (2)大园林是城市建筑、城市设施与园林艺术的和谐统一大园林理论要求园林去关注整个城市的整体性,即在规划设计的城市生态环境中,科学地设置建筑、道路和城市设施。就是要用城市的建筑、城市道路、广场等城市设施,与城市绿地共同构筑一个整体性的城市大园林,实现“城市即园林,园林即城市”的构思。

  (3)大园林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居环境是一个囊括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复杂体系,其中最具人情味,最能体现人与自然合作的便是园林。园林是人工创造的,源出自然,高于自然的模拟自然生态的人居环境,力求在人与自然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使人与自然共享与交融,以达到重塑人工模拟自然的城市环境,走出私密性的园居小圈子,走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共享与交融的人居环境的大天地。

  3、传统园林理论、城市绿地系统理论和LandscapeArchitecture理论是大园林理论的三大支柱

  继承和借鉴是任何事业发展的途径之一。当中国园林打开院墙,走向公众参与的开放空间时,西方也开始反省与自然过分对立的态度,向东方学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两种文化的撞击,势必会产生很多新的契合点,使园林走向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我们必须在继承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理论,加以研究和提高,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使它逐渐发展壮大,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3.1传统园林理论是大园林理论的立足之本

  5000年的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和辉煌的园林遗产。在园林设计中,讲究以人为本,人与自然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达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境界,满足园主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求[4]。大园林理论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理论,就应该继承和吸收古典园林的创作理念,结合现代工艺和手法,创造出人、自然、建筑彼此和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城市开放空间。

  3.2城市绿地系统理论是大园林理论的生存之道

  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理论,强调从生态学的角度深化园林理论的研究,力求建立生态健全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发展适应城市生态环境的园林植物种类与品种,以保证绿地的质量。净化环境,改善环境质量,是绿色植物特有的功能,是园林的三大功能之一,也是现代园林研究的重点,尽一切可能扩大绿量并构成有机的系统。

  3.3LandscapeArchitecture理论是大园林理论的发展方向

  Landscapearchitecture起源于美国,是国际通用的学科代名词,是针对开放空间及其相关领域,并且强调这些空间设计的意义、重要性和可用性的一门学科[5],国内有多种译法,但大多译为“景观设计学”,1996年被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确认其为“园林学”的英文名称。从尊重人,尊重自然,尊重人类文化出发,将艺术和科学的原理应用到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研究、规划和管理中,创造出以人为本的、艺术的、生态的城市整体环境[6、7]。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城市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3个方面为研究对象的完整的理论体系[8],其学科的涵盖范围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园林学范围,这是大园林理论应当充分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