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关于目前园林有害植物的防治工作还存有诸多问题。本文以此为背景,结合我国现阶段技术的实际情况,采用综合生态调控措施,将各个技术指标的有机结合,资源合理配置。从而为我国园林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些意见。 

关键词:园林植物;有害植物;防治技术 
  园林是我国重要绿化内容,它不仅可以改善大自然的环境,还对社会和百姓的健康有益。但有害植物的出现,大大破坏了园林的建设与维护。随着园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有害植物的防治工作也显得日益突出。本文就对园林有害植物的状况做下阐述并对其防治工作提出一些意见。 
  1 园林有害植物 
  园林植物是用于园林建设的植物,以植物特性及园林应用为主,结合生态进行综合分类,主要有针叶乔木、针叶灌木、阔叶乔木、阔叶灌木、草花和草皮植物等。但是园林中有很多有害植物的生长,它危害着植物的正常生长,对园林的绿化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归纳起来主要的有害植物有: 
  ①猫爪藤。它属于热带植物。其枝叶比较纤细而分三叉卷。叶子对生,叶子前端比较尖。一般在春末夏初时开花,呈黄色,明艳,阳性。它的特点是能像地毯一样铺满整个园林,对很多植物的生存造成危险。②豚草。它属于1年生植物。比较常见的是短株豚和巨株豚,它的花粉具有过敏性,会引发呼吸道的疾病。豚草的吸肥能力和再生能力都非常强,所以对园林植物肥料的吸取会产生很大的威胁。而且其种子在土壤中可有4~5年的生命力。③紫茎泽兰。它的毒性很高,所到之处可达到寸草不生,牲畜中毒。可以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2种。对环境的适应性极高,算是植物中的头号敌人。无论在贫瘠的沙地、墙头、石头缝里都能成长。它的茎为紫色,叶子对生。白色的花,有三四层。一般1~2.5m高。有性无性都可繁殖。④空心莲子草。这种植物原产地巴西,1930年传入我国。又可称为革命草、水花生。也是危害性比较大的植物。可生长在海拔50~2700m之间,一般在比较潮湿的地方存活。但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⑤薇甘菊。原产地中美洲。它是亚热带地区危害最大的杂草之一。不同的薇甘菊因染色体不同所以类型有所差别。有的是二倍体,有的是四倍体。故它的生命力十分顽强。这种植物生活周期很短但花开的数量很大,头状花序能达到20535~50297个。 
  2 预防管理的重要性 
  ①引进须谨慎。在引进新的植物之前,要充分考察到这种植物的各个性能、它的生长迹象、有无危害、变异等等。要做出全面、合理地科学预测,以防引进后带来负面的经济效益。不能为园林害虫和有害植物的进入提供有利的条件。②加强杂草的管理与检疫。严格控制杂草的蔓延,要及时进行植物检疫工作。当发现有杂草蔓延时,要及时处理,防止其它病虫的入侵。以防给园林带来更大的损害。③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的意识是很重要的环节。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先了解有害植物的基本知识,人为的防止有害植物的扩大蔓延。 
  3 防治技术的研究 
  首先,加强生物防治工作。生物防治是一种天然、无公害、比较安全的防治手段。而且它有效控制的时间也比较持久。可以引进有害植物、害虫的天敌来有效防治它们对园林植物的迫害。 
  其次,合理选择植物的品种。对园林植物的选择,应以当地的植物区系分布规律为基础,要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合理配置植物品种。在规划时,要以乡土树种为基础。在抗干旱、抗冻害、抗害虫等多方面指标为标准。秉承“适地适树”的原则,全面、科学地做好各个调查、追踪植物品种的生长迹象。应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为依据。形成多层次的植被结构,创造不利于杂草等有害植物的生存条件。什么品种适合在哪生长,要保证引进的树种抗害能力强,还可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 
  另外,加强肥水的管理。生长势对有害植物对园林植物的迫害有关。对于生长势较差的品种,可以采取冬季修剪、涂防虫材料等。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防止害虫的侵入,还调节了园林植物的养料,有利于它的茁壮成长。另一方面,应该有效防止人为病毒的传播。有时人工在对植物进行施肥、修剪过程中,没有科学的处理病原体、垃圾等等,就有可能加强了有害植物的蔓延,为它们提供了生长的环境。而且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会造成很多植物疾病的发生。所以工作人员应该勤浇水,在雨季时要做好园林植物的排水工作。 
  最后,利用人工、机械对杂草的防治。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机械化手段,在杂草蔓延前就对其进行处理,在草坪等地方可采用在成熟前就对杂草进行修剪,甚至割除,以防止园林植物对养料的有效吸收。 
  近年来,我国园林绿化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空气质量也有明显的好转。但有害植物的蔓延对园林植物的成长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所以,本文就在此背景下对如何防止有害植物的入侵提了几点意见,希望对有关部门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叶云峰.植物病害生态纺织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广西农业科学,2009(2) 
  2 孙凤华.园林树木虫害防止技术[J].中国西部科技,2010(6) 
  3 孔伟仙.有机茶的病虫害防治工作[J].青海科技,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