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认知植物的兴趣部分较高,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一)时间安排比较紧张实习时间已经由原来的10天压缩到了7天,学生普遍反映疲劳感明显,尤其是对杭州植物园植物的识别,杭州植物园植物包括植物4000多种,如果仅仅安排一天时间,学生明显感觉力不从心,尤其是带队老师走路速度过快,对植物的认识基本都是走马观花,学生拍照以及记录基本都是匆匆忙忙,以至于出现一些照片与名字不符合的现象,学生识别植物的效率明显降低。[5]另外对西湖周边的公园一天安排两个公园,两个地点完整走下来以后,学生完成实测的时间非常紧张,造成植物群落实测不完整,学习效果也有点影响。但是受到学时和学分的控制,增加实习天数也有一定的困难,经费也存在一定困难,怎样能帮学生降低实习疲惫感,提高实习效果,是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6]

(二)实习管理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实习地点均为旅游景点,在天气晴朗时候,游人较多,对学生的统一管理造成一定困难,对实习有一定的影响;实习时间为6月初,天气已经开始炎热,并且进入多雨季节,园林植物综合实习均为室外进行,容易受天气影响,使得实习的进度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实习人数比较多,给学生的安全管理也带来一定难度。[7]

(三)指导教师较难全面指导园林植物综合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是很关键的,主要负责:带队、教学计划的组织和实施、安全管理、园林实习地点的实地讲解。浙江农林大学园林植物综合实习一般带队老师为2~3位,由于期末监考较多,所以一般带队老师为2位居多。实习中涉及到植物的知识,园林造景等知识,指导教师的知识面侧重点不同往往会造成能力不足的一些情况。[8]

(四)大部分植物类课程实习过的地点被安排作为综合实习地点浙江农林大学园林专业的园林树木学、花卉学课程均为大一大二开设的专业课程,这些课程本身也有很多实习,例如杭州西湖的太子湾公园、花港观鱼公园、杭州花圃等,浙江海宁国美园艺、萧山花木城、杭州的花卉大世界等花卉企业是花卉学实习的主要地点;杭州植物园是观赏植物学、园林树木学等课程的实习地点。地点的熟悉造成学生的学习思想发生变化,他们普遍认为这些地点以前实习过,所以很多学生不认真实习,甚至出现实习期间不参加的一些现象。(五)实习成果与考核方式固定不变园林植物综合实习的最终考核主要以植物识别、小组实习汇报和个人实习报告的形式,所有指导教师依据学生的实习表现、小组汇报、上交的作业给出课程考核成绩。尤其是实测部分,很多学生找到上一届学生的作业进行抄袭,指导教师也不好分辨,因此,每年均改变考核的形式就成为园林植物综合实习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以上这些问题是对浙江农林大学园林植物综合实习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的一些问题,由于园林植物综合实习的这些问题,造成学生对这个实习的态度发生一些变化,学生最后上交的作业质量也有所下降,实习的效果出现一些较差的现象,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好好去分析原因,找到适合的解决办法,更好的提高园林植物综合实习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热情。

改变和增加实习地点实习地点的单一化使得学生没有学习动力,笔者认为云南是一个比较好的地点,植物种类也丰富,是植物识别的好场所,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一部分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经费问题,还有学生的安全问题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云南省距离相对较远,也可以选择浙江省一些植物种类较丰富的区域开展综合实习。可以考虑和旅行社合作开展实习旅行社在组织和管理方面较为有条理,实习所需要的住宿、餐饮、交通、票务他们都能帮助解决,这样对学生管理有一定帮助作用,这样也使得教师不用把精力放在这一方面,可以较专一的指导实习。合作实习的旅行社需要选择信誉度好、实力雄厚的专业旅行社,必须明确限定于吃、住、行和票务这4个方面,杜绝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去参观旅游用品商店。[9]培养研究生多参与实习指导过程研究生也具有一定的植物知识,植物造景知识也具备,因此能够辅助指导园林植物综合实习教学,我国高校普遍都要求研究生参与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因此鼓励研究生参与指导园林植物综合实习,可以对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不足产生的压力进行缓解,对园林植物综合实习的教学有一定帮助作用,容易对本科生形成较好的学习氛围产生作用。[10]综上所述,浙江农林大学园林专业是以培养本科生实践能力为目的的专业,园林植物综合实习是园林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习的效果直接决定了学生是否较好的掌握了植物类课程的专业知识,因此要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提高园林植物综合实习的效果,培养优秀的园林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