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园林绿地工程中园路施工的技术展开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够对我国园林绿地工程建设水平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园林绿地工程;园路;施工技术

1 园路的分类

现代园林绿地工程中的园路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多种类型,首先,按照路面特征将园路划分为整体路面、块石路面、碎石路面、简洁型路面及部分特殊路面等类型。其次,按照线型的区别将园路划分为直线型园路、曲线型园路和混合型园路等不同类型。最后,最为重要的一种分类方式是根据园路功能差异对其进行划分,主要可分为1~3级园路及部分具有特殊功能的特殊型园路,其中一级园路能够满足通行、消防、生产及救护等功能,其对于施工宽度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要能够满足消防、救护车辆的顺畅通行,这也是现代园林绿地道路最主要的类型;二级园路主要是在不同景点和建筑物之间起到沟通和连接作用,其在设计宽度上的要求较一级园路稍低,但也要求保持在3~4m的宽度;三级园路主要功能是满足游人步行需求,其设计宽度要求最低,只需1~1.5m即可,同时为了给游人带来不同的游园感受,部分三级园路会延伸至丛林、水系或山间。特殊型园路一般指园林绿地中的台阶形、蹬道以及汀步等类型的园路。

2 园林绿地工程中的园路施工技术

2.1 基层清理

在园路施工前,应充分做好路面基层的清理工作,确保路面基层无碎石、杂物,避免影响园路铺设的平整度,在其之上将泛水与规矩找出来,并且依据地面标高将水泥面砖留出一定厚度,作为灰饼。使用比例为1:3的干硬粗砂浆对灰饼予以冲筋和刮平处理,其厚度保持在20mm,刮平处理时则要注意将砂浆拍实,并且要注意养护,经常浇水。

2.2 弹线预铺

在基层清理工作完成后,进行弹线预铺工作,首先,在找平层上将十字中线定位出来,同时依据设计方案对园路予以铺装,预留出约2mm的缝隙,再按照预铺位置定位水泥面砖四边的线,再划出所铺材料的位置。

2.3 浸润处理

园路铺装正式施工前,应对所要使用的砖进行浸润处理,处理方法是将砖泡在水中2~3小时,至无气泡出现便可阴干备用。另外,摊铺施工前检查砂浆的凝结程度,良好的凝结度能够保证路面的平整度,摊铺时砖面及镶嵌位置也确保平整、准确。园路施工往往工程量较大,施工不能一次性完成,需要注意在间歇后再进行摊铺,清理已完成路面部分砖缝间挤出的砂浆。在水泥面砖铺装的过程中,注意清理面砖表面,之后刷一层水泥石灰浆,并铺上面砖,待面砖固位后,根据实际的砂浆厚度使用小木槌做敲实处理,摊铺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非整砖的情况,此时可利用切割设备切割整砖,满足铺装需要。铺砖结束后,及时做好砖缝的填补工作,清理砖面上的残留砂浆,等砖缝凝固后,及时对路面进行浇水养护。

2.4 侧石安砌

在安砌时每条直线控制在10~15m,在弯道5m处设置装挂线,同时保证安砌的稳固性且线条顺直,其表面应整齐,没有错牙现象。

3 园路植物的配置

3.1 土壤质量检测

园路周围植物的种植必不可少,选择与栽植植物前,首先检测园林内的土壤质量,准确把握土壤的质量特点,再确保土壤适合植物栽植的情况下,进行绿化植物的种植施工。若检测结果显示,土壤质量不满足植物栽植要求,必须改良或替换土壤,确保绿化植物的正常栽种。土壤质量检测的主要目标是地表下1m区间土层的土壤,重点注意对土壤中所含建筑残基的处理,同时根据设计需求合理改造地形,便于绿化植物造景的艺术性体现。

3.2 园路周边绿化地整理

对园路周边绿化地的整理对于保证园林绿化建设的效率有着重要意义,园路周边绿化地整理并不仅仅局限于垃圾清除、杂草清理等基本工作,还需要尽可能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如要注意为植物留有足够的根系生长空间,加强对土壤硬度的管理,保证其硬度适中,同时,做好绿化地的水分管理,既保证土壤的良好透水性,又保证其具有较好的排水性。注意控制土壤的酸碱度,根据植物生长对酸碱度的适应性与需求进行调整,注意土壤中养分含量及配比的调控,配比合理,满足植物生长的养分需求。

3.3 植物的选择与搭配

在植物的选择过程中还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即所选择的植物必须要与地区实际气候条件、园林绿化地土壤条件、地形条件等相适应,并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与观赏特点等进行搭配,使其在不同季节都能给人带来良好的观赏体验。搭配栽植乔、灌、草等植物,一般情况下以乔木为主,灌木、草木与之配合,合理的配置也能够满足不同植物对生长空间、光照等条件的不同需求,从而突出园林植物景观的层次感,在合理利用绿地空间资源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其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