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艺术性,不仅体现在以山水为框架、依自然而布局的师法自然的造园理念上,也体现在巧于因借的造园手法上,更体现在以诗、画、花、木表“情”达“意”的和谐生境的造园追求上。 

  [关键词] 中国 古典园林 艺术性 

  在世界古代文化遗传的殿堂中,中国古典园林无疑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与西亚的伊斯兰园林、欧洲古典园林并称“世界三大造园系统”。造园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3000年前的《诗经》中就有了关于苑囿的记载,从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更有丰富的史书典籍描述了我国古代不可胜数的园林胜迹。今天,留存于大江南北的古典园林实例大多是明清时期的遗构,虽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仍旧以其丰富多样的类型、样式,独特鲜明的艺术特色,令世人瞩目,并带给人们极大的美的享受和启迪。 

  一、师法自然 

  中国园林艺术创造的来源是中国人内心深处与自然合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原始观念和宇宙意识,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自然和人是不可分割的,这种思想反映在园林建造中则是以崇尚自然为主旨和目标的造园理念。中国古典园林强调“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虽经人工创造,却不露斧凿之痕,即是对自然的艺术概括和审美再创造,“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观念也自然融入其中,即“大巧若拙”、“大朴不雕”,不露人工痕迹的天然之美。因此,造园不能简单的将自然山水形象立于园中,重要的是表现出真实山水的气势,必须将自然山水浓缩、提炼,取自然山水最具典型性的局部,并与园中环境尺度协调,再加以设计者对山水美景的感悟,营造出一种“天然之趣”。 

  (1)山水框架 

  在自然界中,凡能构成美丽风景的地方,一般都离不开山水形象,有山有水,或山环水抱,或山水相映,方显出自然风景的妩媚动人。恰如宋人郭熙所说:“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1]中国园林的主体框架为山水,一方山水造就一方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的奇特之处就是在于携山之雄伟、水之灵秀,将自然的野趣与艺术的加工结合起来。园林中的山,除真山入园者以外,一般都不高,仅几米、十数米而已。但“山不在高,有景则灵”,重在表现其山林效果,使之达到“片山多致,寸石生情”的景观。水在中国造园中的主体地位和核心作用也是非常显著的,江南园林多以水为主线来组织全园的景观。有“无园不水”之说,即使无水,也要造出水景来,陈从周先生曾用“水随山转,山因水活”与“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路)随地作低平”来说明山与水之间的关系,从真山真水中得到启示。“园林水石,最不可无。要须回环峭拔,安插得宜。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2]无论是理水还是掇山,都因地制宜的结合实际去提炼加工,以求得境界的升华。 

  (2)自然布局 

  明末计成在《园冶》中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古典园林在整体布局时一般采用自然的、没有整体中轴线的、不对称式的布局形式,给人以真山实水的空间感。江南的私家园林是一种彻底的自然式布局,山环水绕,“景到随机”,极具自然之致。虽皇家园林为了表现皇权至尊、肃穆氛围,在园林的局部采取中轴对称方法布局,但园林从整体来看仍然是自然布局。如颐和园仍是北山南水、山水相依的园林构架。又如苏州的沧浪亭,其独到之处在于它不像别的私家园林那样在有限的范围内又挖池又堆山,而是利用本来的地貌,因景写意,以水环园。在建筑选址上,则是“宜亭斯亭,宜榭斯榭”,将园林建筑融入自然之中。可见,园林建筑追求的是人为场所自然化,尽可能与自然融为一体,使人工美和自然美汇合,形成更为自由开阔的有机整体的美。 

  二、巧于因借 

  借景是园景深度的强化手段,即有意识地将园外的适当景物组织于园内,以造成视觉上和心理上的错觉,从而扩展园林景象空间,增进园林艺术效果。明末计成在所著的《园冶》中指出:“夫借景,园林之最要也”。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老子曾说:“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室之用是由于于室中的空间。[3]园林的面积有限,如何巧妙的利用空间,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意境,就需要巧妙借景。恰如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大观园营造中所言:“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造园家们在设计园林的时候,经常采用借景、框景、隔景、对景等手法,力求营造形神兼备,意境结合、动静相成的园林审美空间,达到咫尺山林,韵味无穷的效果。让人感到园景时而开朗,时而隐蔽,犹如一幅逐渐展开的画卷,让人回味无穷,感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雅趣。 

  借景可以分为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远借即目之所至,览物生情,将园子内外环境相互交融、浑然一体的借景之法。如苏州拙政园巧借远处的北寺塔,仿佛此塔就在园子中。邻借是近距离的因借外景,如以门框、门洞、漏窗、窗框作为“镜框”剪裁周围环境,成为镶嵌在粉墙上的一幅活生生的图画。正如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李渔所说的“尺幅窗,无心画”。应时而借,多是随着季节、气候、四时而随机出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甚至有时声音也能成为应时而借的对象,拙政园听雨轩庭院里,院内一角种植芭蕉,借雨打芭蕉的声响效果渲染了安静、悠然的环境氛围。正如陈从周所说的“园外有景妙在“借”,景外有景在于“时”,花影、树影、云影、水影、风声、水声、鸟语、花香,无形之景,有形之景,交响成曲。”[4] 

  三、和谐生境 

  古代的造园艺术家往往又是画家或诗人一类的文人雅士,因此中国古典园林很早就是按照诗和画的创作原则,重视神似与韵味,追求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朴实无华的气质和情操,展现出一种朦胧、含蓄的美,追求一种意境,最终达到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被称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园林中的“一花一鸟,一树一石,一山一水,都负荷着无限的深意,无边的深情”。[5]意境是中国美学中具有民族特色的范畴之一,指抒情表意在诗、画、歌舞、戏剧以及园林等艺术中的审美境界,是心与物、情与景、意与境的交融结合。[6] “意境是造化与心源的合一”。客观的自然景象和主观生命情调的交融渗化。   (1)用诗词楹联表达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内的匾额、楹联、诗文、碑刻、书画、题记不仅是一种烘托园景主体的装饰,同时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运用于意境鉴赏的指引,记述抒情喻志、命名点题,对园林景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景不点不透,景不点不活,《红楼梦》第十七回中,曹雪芹借贾政的口说出这样一段话“若干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就指出,园林中的亭台楼榭与山水花木等形式自身,在表情达意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用楹联题额等文学艺术形式来表达,能比较恰当地表现出造园家及园主的精神境界和审美情趣,同时使游览者能获得象外之景,景外之情。例如,苏州拙政园现有一块大匾,上刻“志清意远”就是取古人诗词“临水使人志清,登高使人意远”之意。中国园林常常将古人的诗词与园林景色结合起来,创造一种诗情画意的境界,又如,拙政园中有一处临水建筑称为“与谁同坐轩”就是取自宋代苏东坡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体现古代文人清高不群、壶中天地的人生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主张情景交融的审美理想。 

  (2)文化典故表达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与民族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一些文化典故常常被造园者引用到园林中来,来表达他们的理想和情操。无锡寄畅园的“知鱼槛”,苏州留园的“壕濮亭”,北京颐和园的“鱼藻轩”,这些都借鉴《庄子·秋水》篇中: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7] 表达了园主亲近自然,向往自由的意趣。苏州留园有处“闻木樨香轩”四面开敞,周围群植各种各样的桂花,每逢桂花香飘四处的季节,花香便会在园子里四处弥漫。其立意就在于袭用一个哲学典故:宋代黄庭坚探究哲学和禅学的深意,一直不解其“道”是“无隐”的。一天,他与禅师同行山间,当时正值岩上的桂花盛开,于是禅师告诉他“道”的形态如这花香一样,虽然不可见,但是四方无不弥漫,所以“无隐”。于是黄庭坚豁然明白了“道”的存在和运行特征。“闻木樨香轩”就取于这个典故。 

  (3)花木比德表达意境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植物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些被拟人化的植物最能寄托丰富的情思、哲理,常常成为入诗入画入园的好题材,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竹、菊、梅、荷。竹子“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以其挺拔秀丽,高风亮节,岁寒不凋的特质,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苏东坡有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中用竹来比喻人的气节。菊花因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成为隐逸的代言人,梅花也因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成为雅洁清高、幽独闲静的象征。周敦颐之名篇《爱莲说》称荷花“出污泥而不染”,赞美荷花的高贵品格,将其视为清白、高洁的象征。不同的园林,不同的主人,会用相同的情怀和手段宣告自己对某种植物的喜欢。 

  四、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既为人们创造了环境,又为人们创造了自然。让人们深切感受到古典园林艺术是一种“人化的自然”。作为“人化的自然”的中国古典园林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它充分糅合了自然、文化、思想等,可以说是自然美、建筑美、艺术美的有机统一。 

  注释 

  [1]宋郭思编,杨伯编著:《林泉高致》中华书局 2010年版,第64页 

  [2]文震亨原著,陈植校注:《长物志校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1984年版,第101页 

  [3]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 

  [4]陈从周:《说园》,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第8页 

  [5]宗自华:《天光云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 

  [6]夏广政,夏冬桃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创造》《湖北工学院学报》第17卷第1期 

  [7]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出版2007年版5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