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地
摘要: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由于观念上和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园林绿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着注重视觉形象而忽视环境效益的现象。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一些率先富裕起来的地区,追求豪华奢侈,铺张浪费的风气变得十分盛行,园林绿化建设中攀比斗富之风也愈演愈烈,然而在追新求异、急功近利的建设思想指导下,各种奇花异木漂洋过海,大树移栽之风屡禁不止,这些不讲科学的园林绿化建设,不仅造成宝贵的水土,植物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耗费巨资带来的是当地景观特色的严重丧失,因此,当前提出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口号,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及时。
关键词: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地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是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必然方向和要求,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水、地、能源等资源需求量呈现持续大幅度增加趋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压力也随之加大,所以在当前形势下,建设节约型社会与发展循环经济就更显得尤为重要。
一、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概念
所谓“节约型园林绿化”,就是以最小的资源和资金的投入,实现园林绿化最大的综合效益,从而促进城市园林绿化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其概念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二是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三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四是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
二、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地的重要性
一是促进城市绿化建设的选择。要发挥出园林绿地的生态功能,要实现城市的一种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要建立一种资源节约型园林绿地,而之前的奢侈以及浪费的建设模式就不能实现这种功能,而且这种模式在建设的初期投资较大,而且还会耗费很大的养护费以及维护费,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园林的环境效益以及生态效益,而且也使得成本提高,这就意味着园林的建设仅仅是流于表面与形式,只有建立一种节约型园林才能用最少的成本来获得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促进城市的绿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二是促进环境友好型以及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在经济的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进行园林的绿化,目前来说,城市绿化的建设的面积已经占到了城区总面积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已经在发挥着很重要的社会功能以及经济价值,所以说,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城市建设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这些都需要将保护环境以及节约资源的精神贯彻到园林的建设中,而面对着当前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稀缺的情况,这就要求文明要坚持节能、节水的观念,能使得城市园林发挥出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景观效益等等;三是我国资源以及能源的匮乏的必然性。我国的国情即:我国是一个资源不足、人口众多、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电力等资源都处在匮乏之中,这些都制约着我国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在最近几年中,随着我国的人口在不断的增长以及资源的不断减少,这一问题在不断的加重,而在园林建设中,往往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说,建设节约型园林是顺应我国国情的一个重要的选择。
三、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地的措施
1、科学引种,确保生态安全。近年来,由于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导致我国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灾害频繁爆发,生物污染等,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态平衡,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对引种环节的科学把关,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科学引种的功能,从源头上杜绝引种的潜在危害,在引种前,应进行充分的论证及科学的风险评估,要研究分析引入物种与当地原有物种的依存和竞争关系,充分评估其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只有对环境的正面影响超过实际的和潜在的有害影响,引进才是可行的),以及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对于从境外引入新的物种的工作,要由国家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制订限制、禁止引进外来生物物种名单,实施引进外来生物的审批制度,并严格控制引进生物的数量,尽可能减少外来物种的入侵,确保生态安全。
2、合理选用园林植物,大力推广乡土树种。园林植物的选用要以乡土树种为主,积极培育和应用抗性强且具有观赏性的植物,降低园林维护费用。
3、发展空间绿化。保护现有绿地及景观资源是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前提,也是行之有效的技术途径之一,所以要加强对城市所依托的山坡林地、河湖水系、湿地等自然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以维持城市地域自然风貌,反对过分改变自然形态的人工化、城市化的园林建设倾向,而且在城市开发建设中,要保护原有树木,特别要严格保护大树、古树名木,因为树木生长需要时间,而时间是最宝贵的,而在道路改造过程中,则反对盲目地大规模更换树种和绿地改造,禁止随意砍伐和移植行道树,坚决查处侵占、毁坏绿地和随意改变绿地性质等破坏城市绿化的行为;针对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用地矛盾日益加剧等问题,我们应转换思维,另辟蹊径拓展园林绿化空间,使园林绿化向空中发展、向立面发展,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墙体进行垂直绿化,建屋顶花园,桥体进行立体绿化等,这样不仅丰富了城市景观,增加了绿化量,还能起到滞尘、纳菌、降温、增加湿度等作用,及时解决了绿化土地不足的问题。
4、倡导节水型园林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现代全球气候逐渐变暖,水资源短缺将是长期困扰人类的问题,少雨干旱将持续到2015年,所以园林绿地应该在大量选用乡土、耐旱型植物的同时,大力推广节水型灌溉方式,采用喷灌、微喷、滴灌等先进的节水技术,逐步将需要灌溉的绿地改造成节水灌溉型绿地;充分利用非常规水如污水处理回用水,收集的雨水等。
5、实施节能型园林。要充分利用当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以实现安全清洁的园林绿化建设养护和日常管理,尤其是对那些远离城市的郊野公园或高速公路绿化,要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力等能源解决照明、灌溉问题,另外,为减少环境污染,对那些日常的生产生活垃圾及废物进行资源化、能源化综合处理,要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我国现有公园内的垃圾主要是树枝、树叶及修剪落下的草沫等,我们要通过能源化、资源化处理,能真正的做到“落叶归根”,这样既净化了环境,又解决了垃圾出路,同时减少了园林施肥的费用,伐下的树干可作为木炭原料,树皮可制成园艺装饰物或覆盖物,其他垃圾可进行堆肥处理变成卫生的、无味的腐殖质,或建立沼气池将其转化为生活燃气,造福于人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一个与城市总体规划密切相关,将城市土地、自然及人文资源高效分配,在各类绿地之间进行优化空间格局和功能配置,并对城市未来发展格局发挥重要引导作用的综合过程,而每个城市都有各自不同的区位环境、资源优势、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自然条件差异大,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在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实践中,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遵从科学的理念和原则,充分利用好当地的地理环境、植物品种、 山水资源和文化特点,为城市人民提供最高效的生态保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