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出了园林绿地景观从施工完毕到最佳观赏效果的形成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这个景观形成过程可称之为园林景观形成期或园林景观培育期。这个时期的养护管理是促进充满生机的生态艺术品逐步完善的一个动态过程管理。 

关键词:园林绿地;景观培育;生态艺术品 
  1引言 
  园林绿地景观从施工完毕到最佳观赏效果的形成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个景观形成过程可称之为园林景观形成期或景观培育期。这个时期的养护管理不单纯是简单意义上的浇水、施肥、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而是一个促进充满生机的生态艺术品完善的一个动态过程管理。因此,除园林植物的栽培管理外,还应包括园林景观效果的完善培育,生态环境的完善培育及生态因子的导入等几个方面。 
  2园林植物的栽培管理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其作用除了固定植物体外,还担负着为植物提供养份、水份的功能,因此土壤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着植物体的固定,还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及繁育。也可以说直接影响着园林绿地的景观效果的形成及生态效益的发挥。所以说这个时期的栽培管理归根结底是对土壤的管理,即把土壤管理成能够满足其上面所栽植物体生长需求的土壤。虽然在设计施工时尽量做到适地适树,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立地条件、机械碾压、工期等,致使园林绿地竣工后的土壤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在景观培育期需对某些区域的土壤做进一步的改良或改善管理,最终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适地适树,从而使土壤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那什么样的土壤条件能做到在固定植物体的同时还能够提供充足的养分以满足其生长繁育的要求呢?一般来说,当土壤中大小孔隙同时存在,且总孔隙度在50%左右,而其中非毛管孔隙占1/5~2/5的情况下,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和持水能力比较协调[1]。 
  2.1树穴土整理 
  这个时期的树穴土壤整理对以后的养护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以后树木能够得到良好的生长,早日发挥各种效益,在接手管理初期,就应当对所有的树穴统一进行一次整理。对埋植过深的树木,应将多余的土壤清理掉,个别情况应将树木挖出后重载。因埋植过深,不仅不利于地温提升,同时还影响根部的呼吸作用,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影响树木根部生长及对水分养分吸收功能,从而最终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轻者造成生长不良,重者则逐渐死掉;树木埋植过浅,同样影响其根部的生长及各种功能的发挥,因此对于埋植过浅的树木,则应对根部进行覆土,将裸露的根部覆盖,同时将整个穴底抬高,重新作灌水土堰。这样不仅增强了对植物体的固定,还使根系的各种功能得到正常的发挥。 
  2.2深翻熟化 
  对重点布置区域或重点树种还应适时深耕,以满足树木随着树龄的增长而对肥水热的相应需求,从而促进树木的生长发育。深翻时间,一般以秋末冬初为宜。因这时地上部分生长基本停止或趋于缓慢,同化产物消耗减少并已经开始回流积累,深翻后正直根部生长高峰,伤口容易愈合,亦容易发出部分新根吸收和合成营养物质并在树体内进行积累,有利于翌年的生长发育。深翻后经过冬季,亦有利于土壤积雪保墒及风化。深翻的深度与地区、土质、树种及砧木有关。粘重土壤深翻宜深,沙质土壤可适当浅耕,下层有板结层或地基等残存物时,深翻深度以打破此层为宜,这样不仅利于渗水,还可在干旱季节利于补水,即在干旱时不能及时浇水的情况下,树木根系能够从土壤的较深部位吸水,提高树木的抗旱能力,从而有利于苗木的生长发育。通常情况下,需深翻区域的深翻深度与广度,最好比该区域的植物根系的分布层稍深稍远一些,以促进根系向横向及纵深生长,扩大根系吸收范围[2]。进行土壤深翻时,深翻深度可参照植物正常繁育对土层厚度的最低要求:小灌木45cm、大灌木60cm、浅根乔木90cm、深根乔木150cm[3]。实际操作时可比此稍深一点。深翻需结合施肥时,为防止土壤板结,最好施有机肥。对绿地中易积水部位应及时补设排水设施,并对因积水而造成的土壤板结及时进行深翻松土,以恢复土壤正常的结构及功能。 
  2.3地面覆盖与地被植物 
  利用有机物或活的植物体覆盖土面(如树皮、木屑、地被植物等),可以防止或减少水分蒸发,防止尘土飞扬,增加土壤有机质,调节土壤湿度,减少杂草生长,为树木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地被植物可以是紧伏地面的多年生植物,其作用除覆盖防尘外,还可以增加园景美观,又可占据地面竞争掉杂草。对地被植物的要求应做到:适应性强、有一定的耐荫力、覆盖作用好、与杂草的竞争力强,但与树木矛盾不大,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及观赏价值。常用的地被草本有:石竹类、萱草、酢酱草、鸢尾类、麦冬类、玉簪类等。木本有:地謇唷⒎龇继佟⒊4禾佟⒌乇辉录镜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