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将城市园林分为城市道路园林、小区园林及广场园林三部分,分别对其植物群落的设计提出笔者的构想及建议,并且联系目前我国城市园林规划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关键字:城市园林规划;植物群落设计;发展趋势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一步加深,对城市园林的建设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但同时我国的城市园林建设中由于历史原因导致的一些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很多园林的设计存在植物群落设计不合理的现象,设计上过于急功近利或者千篇一律,耗费了大量资金却没有获得理想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反而遭到人们的诟病,因而笔者认为城市园林规划应以整座城市未来几十年的规划为大局,关注地域文化内涵的同时充分结合广大人们的需求。 

  一、城市道路园林植物群落设计 

  道路是一个城市的血管,通达城市的各个地区,服务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供车辆、行人使用。道路的绿化能够在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体现一个城市的风貌,其植物群落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1、城市道路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目的 

  城市道路园林植物群落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首先,绿化带起到分离左右行车线、人行路与车行路的作用,分车绿带及人行绿带的宽度需适当,带宽以5m-8m为宜,所选树种的高度要符合车行视线的要求,能够有效的缓解司机的眼部疲劳,因而应以绿色植被为主并搭配其他颜色植被,进而避免颜色单一;其次,道路上的汽车尾气及汽车产生的噪声是城市污染的来源之一,选择的植被应具有良好的减少噪声、吸收有毒气体的作用,东北地区可选用枝叶茂密的柳树并搭配四季常青的松树使用;最后,道路的设计需要符合大众的审美观点,为人们带来清新、愉悦的感受,因而总体效果上应简介有序,避免繁杂,具有层次感。 

  2、道路绿化的植物群落设计的基本原则 

  道路绿化的植物群落可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首先,道路绿化应采用丛植的方法,在一条街道的绿化带上,将数百株同种乔木树种配成从栽植于中央部位,混交灌木,并与花卉相搭配,从而表现出一种整体美;其次,对于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要进行改善,并及时配备灌溉设备,根据植物需求采用不同浇灌方式,绿化带的坡度、坡向应有效结合城市排水系统,避免绿地内水土流失或者产生积水;再次,对于原有的古树或稀有物种,应给予特殊保护,可以结合其生长特点,单独安排植物群落的布局,这一局部特色能够打破千篇一律的感觉,又参差自然,增加城市道路的亮点。最后,在道路的交汇口,可以设置立体花坛,以竹木或钢筋为骨架,通过捆绑网莞,内栽事先植好的花草,各个城市可以根据本身的特色设计造型,既能够达到赏心悦目、过滤空气的目的,又能体现城市的主题,一举多得。 

  二、小区的园林植物群落设计 

  与道路相比,小区与人们的生活更加密切,现代房地产业的发展已经对小区园林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区已然成为一个浓缩的公园。个人认为小区植物群落的作用在于为居民提供轻松愉悦的氛围,满足人们茶余饭后休息散步的需求。因而,小区的建设需要以实用性为主。小区内植物群落需采用群植的方式,将不同种类的树栽植其中,增加其丰富性,并通过高矮搭配产生层次感,小区内植物的栽植不易过密,树与树之间的距离不但能够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还应该为人们提供行走的空间。例如,可以在小区中央栽植垂柳类的高大乔木,方便夏季人门的休息;在柳树周围适当栽植木本花草或果树,继而在春天时能够给人们带来花开的喜悦以及秋天收获的期盼;同时在小区外围搭配绿篱,这种紧密栽植的灌木能够通过修剪将其控制在一定高度,并保持一定的形状。小区内的绿篱根据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高度,通常采用高度30cm-60cm的矮篱或1m-2m的中篱即可,另外绿篱能够起到防尘、隔音、隔沙的作用,提高小区内空气质量。小区围墙上亦可栽植藤类植物,地面种植小草。由于小区内居民活动频繁,因为小区内植物的选择应以生命力顽强为先决条件。小区内植物的栽植应考虑到不遮挡居民房间的光线,与居民门窗保持适当距离。 

  三、广场的的园林植物群落设计 

  广场作为人们休闲时候的聚集地,周围车流量通常较大,其设计以满足市民的实际需求为宗旨,根据其实际功能兼顾美观、体现城市特色等作用。广场植物群落的设计需避免单一、雷同,以林植方式为主、规则式配置为辅。集中成片的乔木及绿地应大于整个广场面积的2.5%,植物间排列不易过密,应以舒朗通透为宜。通常广场中设有一系列标志性建筑,可以以其为中心采用环植方式栽种松柏等植物,达到调整视线,烘托建筑的目的。广场的停车场区应设有高大的乔木及防护绿带,以便遮荫及净化空气,广场四周可设置高1m-2m的绿篱,自然的将其与道路分离开,绿篱外一般设有带状花坛或花台,其上栽植草本类花草。 

  四、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方法和建议 

  1、明确合理的技术定位 

  对于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技术,在城市园林绿化技术体系中要有合理适宜的技术定位。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是以群落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侧重群落结构功能关系进行植物配置的技术方法之一,服务于提升植物造景的目标。 “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2、落实具体的“群落单位” 

  对于新建城镇园林绿地的植物景观设计,应根据地形、土壤类型与土壤性质、功能分区、园路等自然与人工设计要素,进行空间单元的区划,落实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群落单位”,真正做到以群落为单位进行植物景观设计,为今后园林植物群落的景观变化、环境效应等方面的动态研究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也是植物群落设计方法不断优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3、细化群落的设计内容 

  园林植物配置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重点要求设计说明植物种类选择、配置方式、植物造景的艺术性特点与植物空间的构成等。 

  园林植物群落设计可以考虑以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为主体,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吸纳、融合园林植物配置的技术内容与要求,深化、细化设计内容。目前的植物群落设计,较多是参照植被分类的群丛单位,提出各群落不同层片的优势种,作为群落构建的依据。单就群落物种构成而言,从群落生态学角度,也有深化、细化的余地,如亚优势种、伴生种、随遇种与偶见种的确定与应用,以及群落空间结构基本特点的设计限定等方面的内容。 

  4、重视环境背景与环境效应 

  对园林植物群落构建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实际的环境背景。自然植被生态系统的发育演化过程,是植被生物系统与土壤等环境系统的协同进化过程。在强度干扰、甚至高度退化的城市环境中,很难具体判断能与环境协同的植被演化阶段,这就使得“近自然”的植物群落完全有可能没有获得与之匹配适宜的“近自然”环境,群落的自然属性及其稳定性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离预期相差甚远。 

  5、建立园林植物公共服务平台 

  合理优化的园林植物群落设计,必须基于对园林植物的深入了解。在这一方面,目前我国存在两大问题, 

  (1)设计人员普遍缺乏较深厚的园林植物专业素养, 

  (2)相关基础研究明显不足,特别是缺乏有关园林植物生长数据,成为园林植物群落科学设计的关键制约。 

  总结: 

  城市园林设计代表城市形象的同时更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是为了满足人们遮荫避暑、防洪抗旱等需要而设计的,同时更是城市中为数不多的生物的栖息之所,服务于城市生态系统,因而设计上应该本着尊重自然、亲近生活的原则,正确处理人与植物间的关系,达到人与园林、园林与城市的融合,才能使城市生态系统呈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青.浅谈城市园林规划与设计.[J],技与企业2012. 

  [2]吕超.城市园林规划中的植物群落设计.[J],中华建设2012. 

  [3]武明煜,魏静.浅议中国城市园林规划的发展趋势.[J],教育教学论坛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