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园林的规划也来越重要,本文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指出设计生态园林的绿化方面、文化方面、细部方面进行整体的规划,提出了一些园林规划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绿化;园林;规划 
  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进行园林设计与建设,己被广大设计人员和群众所接受。但是对生态园林概念的理解,还存在着争议。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即使同一个人,当他面对不同的场地或项目时,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设计理念来。从另外一方面看,随着现代园林城市建设的发展,中西方设计思想的交融,景观从业人员构成的多样化,使各种设计理念层出不穷。 
  1. 生态园林优先原则 
  当今的园林设计包涵着很多种意义,赋予着时代的因素,比如生态、经济、社会等,我们在园林设计时,应该以生态效益为出发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结合,更大程度的发挥生态园林的生态功能。彻底改变只看重经济效益的做法,完全忽略当代园林综合发展的要求,在生态园林设计筹备之时,就应当考虑到生态、经济、社会等三大因素之间的和谐关系,合理的设计生态园林的蓝图、正确的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2. 设计生态园林应考虑的方面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木、藤木植物构成的群落,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大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我国生态园林概念的表述可以看出一个城市设计生态园林应从以下方面着手考虑。 
  规划方面:要科学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讲,一般分为5个规划层次,即系统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城市园林绿地设计,这里说的是系统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此外,在建设中,要根据生态园林的基本要求,生态量和系统的恢复力,要符合人与自然的比例关系;符合当地环境与自然群落特点;符合自然的演变与更新的规律,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与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湖水系的协调以及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目前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 
  绿量方面:要尽可能地保持较大。绿量是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它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平面上要有一定的面积,二是立面上要有复层的结构,来提高绿量。因此,在植物造景中要通过乔、灌、草、藤和地被复合群落结构,提高叶面积指数。在符合植物生态特性的前题下,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绿化光合效率。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降低建筑物的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的能耗,提高市民与自然环境的联结感。同样,根据功能区和污染性,选择耐污染和抗污染植物,发挥绿地对污染物的覆盖、吸收和同化等作用。来增加氧气,降低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污染程度。 
  促进城市生态平衡。此外,还应重视植物景观的其它生态功能的发挥,如对人直接的强身祛病功能,植物抑菌,创造清新空气和释放保健物质等功能。在特定的环境中营建卫生保健的植物景观,改善生活环境,有利身心健康。 
  细部方面:要进行精细的设计。方案确定之后,细部决定成败,园林尤为如此。园林作为一种“强迫艺木”,要随时在接受游人的品味和评说,就要经得住推敲。美景往往要“不经意拈来”,细部却要“娓娓道出”。这些功底对设计者、施工者都是至关重要,匠心往往要透过细部传达。因此,对作品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及严谨工作作风是重要的基础。 
  公园的观赏聚焦点是景。景点的园林建筑、构筑物的形象、体量和尺度以及由此传达的思想文化要深入研究。成功的园林建筑设计难度往往超过大型建筑设计。有深度、有品位、独特的形象来自文化与生活的启迪、积累和提炼,功底原于生活的积累于思考。重视原有绿地的减法设计,突出园林中的大树景观,保证大树栽植的成活率,才能迅速体现设计的意图,达到设计效果。 
  3. 生态园林设计要点 
  宏观系统整体生态总体平衡。系统整体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含意是指处于顶极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此时,系统内的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这时,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面对我国日前严峻的城市生态危机,大量的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和绿量、建立良好的大工绿地生态系统,以缓解城市生态压力就成为当务之急。 
  微观绿地增加绿量设计。现代园林不能一味强调平面的好看,也不能过分强调其国际性与旅游效用,应着力于现代社会的生态和大文要求,满足社会与大的需要,生态园林本身就是顺应这种趋势面产生的。然而一些大城市对绿地的规划和建设缺乏从系统、生态角度进行综合考虑。过于突出绿化对城市的装饰美化作用,片面追求视觉景观效果。如在城市中建立大面积单物种的草坪或花卉图案、以城市道路的几何形状为依据建设绿化隔离带,这样的绿地不但对减少城市环境污染、提高城市自然生态承载能力的效果不明显,对以后的绿地保持和发展极为不利。现代园林应在生态经济与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与人们普遍要求回归自然中寻求一个平衡点,应立足于现代,高于现代,着眼于社会发展和人们享用的公共生态环境来辅助城市建设,以求城市生态进步,造福大类社会。 
  因地制宜突出生态位。生态位的概念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问、物种与环境之问的关系,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 
  根据不同地域环境的特点和人们的要求,建植不同的植物群落类型。如由上绿化要选择耐旱树种,并有利于由景的衬托;水边绿化要选择耐水湿的植物。要与水景协调;在污染严重的工厂等区域。应选择抗性强,对污染物吸收强的植物种类;在医院、疗养院选择具有杀菌和保健功能的树木种类作为重点;街道绿化要选择易成活,对水、土、肥要求不高,耐修剪、抗烟尘、树十挺肖、枝叶茂密、生长迅速面健壮的树等。 
  保持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根据“种类多样导致群落稳定性”的生态学原理。要使生态园林稳定、协调发展,就必须充实生物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它不但能提高群落的观赏价值,增强群落的抗逆性和韧性,而且有利于保持群落的稳定,避免有害生物的入侵,城市绿化中除选择优良乡土树种为骨干树种外,还需要积极引入易于栽培的新品种,逐渐驯化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物种,丰富园林植物的品种,形成多种多样、色彩丰富、性状突出的园林景观。 
  生态园林设计不能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不能是简单的返璞归真,而是各生态群落的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园林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因此,要继续认真学习研究中国园林的精髓,继承和发扬中国园林的艺术手法,把生态学理论与园林景观艺术相结合在一起,创造一个生态协调稳定、景观优美的休憩地,极大地改善丰富和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周曦,李湛东. 生态设计新论―――对生态设计的反思和再认识[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周曦.园林规划设计生态因素的思考[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1. 
  [3]李战修.菖蒲如画 古韵新风――菖蒲河公园景观园林设计[J].中国园林,2003(1)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