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生态修复及景观工程设计方案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9-07-31 14:36:19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6.8 MB
  • 资料分类:园林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在工程30000多平方米水域内,设计如下重污染水体生物修复工程内容:1、利用“吸附性微生物载体-底质改性微生物”技术措施、 投放底栖动物,原位改性底质(控制内源污染);2、布置浮岛植物膜,富集有益微生物;3、种植经过适应性驯化的去污力强的植物(挺水、浮水、沉水);4、(由于水体含有大量化学污染物)水生植物移栽前、后,进行耐污性能和适应性变异促进等调试。
底质改性及生物膜技术净化水质,底栖动物、(滤食性鱼类)及先锋植物控制藻类,确保水生环境改善,为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生长生存提供良好的环境。植物选择经过适应性驯化的、去污能力强、观赏价值高的水生植物,结合植物膜技术加速削减水体中富含的氮、磷等,净化水质的同时,美化水域,建设生态景观。
水生植物以土著种为主,挺水植物选用香蒲-xs1、菖蒲-xs1、美人蕉-xs2、茭笋-x00等;沉水植物选用轮叶黑藻-xj2(暖季)、黄丝草-xj2(寒季)、菹草-xj2(寒季)、伊乐藻-xj2(寒季)等;浮水植物选用蕹菜-xs2(暖季)、凤眼莲-xs1(暖季)、水龙-xs1(寒季)、粉绿狐尾藻-xs2(寒季)来更替。通过对水生动、植物选择性定向培养,建立起稳定的、具自修复性的人工生态系统,实现人工生态体系向自然生态体系的演替,恢复水体生物多样性,并充分利用自然系统的循环再生、自我修复等特点,实现水生态系统能量营养的良性循环。
植物种植以湿地与浮岛(JH1浮岛、JGH2浮岛、JG3浮岛)相结合,充分考虑满足四季景观的观赏需求。
本设计涵盖现场勘察评估、工程技术方案、生态修复目标、运行调试方案和非工程措施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