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湘西土家族吊脚楼的建筑空间形式体现了土家族居民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以及精神追求等特点,反映了土家族居民对于自身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高度认同。同时吊脚楼也来源于其周围自然环境与民族文化,地域特点突出,不拘泥于传统建筑;它也源于居民的日常生活,崇尚实用性,技术易于掌握、结构简单、善用本地材料。吊脚楼这一建筑形式,忠实地反映了其特定地理条件下所带来的地域文化。此外,吊脚楼深刻体现了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地域特色等文化因素的影响,而这些也正显示出其与众不同价值。

关键词:土家族吊脚楼;建筑空间特点;地域文化

1湘西土家族吊脚楼的起源和成因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西北部。由于气候复杂、多雨、潮湿,山路地想复杂崎岖,“吊脚楼”这种居住形式应运而生。吊脚楼这形式属于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在《辞海》中的定义为:“我国古代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一种原始形式的住宅,即用竖立的木桩构成底架,建成高出地面的一种房屋。土家族吊脚楼就是干栏式建筑为了适应湘西地域环境下的产物,它保留了底部架空的结构,因地制宜的把房屋一部分架空,一部分搁置在坡岩上,且节约土地,造价较为低廉,地势的高低被居民用不同高度的吊脚化解,架空的吊脚很好的解决了预防蛇虫鼠蚁侵扰等问题,还有助于通风防潮。土家族吊脚楼在历史发展中不断进化中,受自然环境、地域特色、人文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其独有的建筑文化特征,具有鲜明的土家族文化特征。

2吊脚楼的建筑空间与文化

2.1形态结构。建筑及其所营造的空间是其所在地区文化的体现,是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与民风民俗所沉淀下形成的,是人类文化演变的外在表现。对周围环境的思考与适应就反应在当地的建筑风格中。土家族吊脚楼最大的特点是室内外空间的渗透与交融,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将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并与之相互衬托。它的楼阁障碍极少,视野开阔,楼内外空间统一性较好。“走栏”和“丝檐”它们是吊脚楼室内空间的外延,在室内就可以看到室外自然景观,从而在屋宇结构上尽量保持着与自然共存的有机空间形态。2.2传统吊脚楼的自然美。吊脚楼无论是在空间结构上还是在其装饰上,都保持着一种以自然相互依存的共生感,由此发展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如:武陵山地区地势崎岖陡峭,普通的地基无法建造,居民在利用地形、山区特点等方面慢慢的积累经验,才有了吊脚楼依山临水而建,突破了严苛的自然地理条件限制,淡薄了常规的建筑观念的设计思路,不再遵循常规建筑的规则条框。这种以实践经验为真理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山地的自身特点与优势,扬长避短,形成了它特有的建筑风格并传承至今。

3土家族吊脚楼的保护与开发

土家族吊脚楼面对现代社会的进化与淘汰,正在面临着数量的减少,在这样的生死存亡危急关头,迫切需要注入新鲜血液。吊脚楼文化是土家族文化的实体表现,保护并开发它,既可以发扬土家族的文化精神,又可以借此发展旅游等相关产业。(1)要开展对吊脚楼的统筹保护工作。认真做好对吊脚楼现状的走访调查,对建筑年龄久、保存较为完整、民族民间特点鲜明的吊脚楼建筑要实行登记在案、挂牌列为重点保护文化遗产。适时进行维护修缮、并且保护周边环境,预防各种主观或者客观会带来的损害,在吊脚楼较为集中的村寨,应加强居民的火灾防患教育,部署灭火器预防火灾。(2)以经济发展为导向,使文化变现,这样才能转变居民的观念,加强以土家族吊脚楼建筑群为特色的旅游及相关产业。在开发过程中,既要保留吊脚楼原本的建筑特色风格,又要与时俱进,根据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将吊脚楼打造成现代人可以生活的样式。具体可以参考北京的四合院改造。可以根据地势修建一些吊脚楼民宿,内部设计用现代化的布局,但是装饰风格用着传统的吊脚楼文化元素,在餐饮以及民俗活动中加入吊脚楼的元素,并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特色的环境加上高品质的服务水平,让游客能够全方位的感受到吊脚楼文化。在地理位置的规划时,要做好线路规划让游客少走弯路,把在景区的时间比重做大,把土家族的风土人情渗透到旅游环境之中,让游客全身心的投入到土家族的文化中,做出沉浸式的旅游体验,全面宣传土家族的地域文化特色,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宗教仪式、民族歌舞等,突出民族特色,发挥民族优势。

4结语

湘西土家吊脚楼想要继续流传下去,就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脚步,让土家吊脚楼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适应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对内部设施进行改造与更新,划分出原汁原味的文化遗产吊脚楼和可居住的新式吊脚楼,让土家族吊脚楼的生态越来越具有活力。

参考文献:

[1]刘俊.对湘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文化的思考[J].装饰,2007(02).

[2]张良皋,土家吊脚楼与楚建筑[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9(2).

[3]刘俊.湘西双凤村摆手堂变迁与土家族的群体活动[J].装饰,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