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分析风景园林设计用地的一般内容,并根据当前风景园林设计用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风景园林设计中用地问题处理的基本思路进行论述,得出地势平坦园林、傍水园林等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用地的一般思路。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用地
目前我国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土地资源浪费、景观环境不协调等问题,不仅增加了园林建设总成本,也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对当地风景园林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园林设计作为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最基础环节,在合理规划风景园林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为有效解决目前我国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土地问题,需要做好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最终提高园林设计的整体质量。
1对地势平坦的园林场地设计
地势平坦的园林场地是风景园林设计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形式,是常见于城市内部的一种园林场地形式。从当前城市园林景观用地规划中,可以从大多数的已建成的园林中发现其中的共同点:在城市规划的同时已经对现有土地、地势进行相应的调整,并根据风景园林的整体设计要求进行了相应的控制。在经过上述处理后,风景园林的的景观一览无余,整个园林景观都被清晰的展示在游客面前,因此在这种园林规划中,常被设置大型集中的标志性景观,如著名的天安门、埃菲尔铁塔等。一般在地势平坦的园林设计中,为有效解决园林场景中的用地问题,设计人员通常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①景观需要适当处理主体建筑与周围参照物之间的关系,针对高大标志性建筑可采取缩短式的设计方法,不断缩小参照物用地,来减少整个景观的用地情况。以贵州某风景园林为例,该园林在设计过程中,将“门”作为整个景观的主体,并在门的周围简单的铺设假山、假石,没有按照传统风景园林设计惯例将“门”设计的特别高大,而是依靠周围的参照物凸显“门”的特别。这种设计方法不仅减少了“门”景观的用地面积,也有效降低了景观总成本。②在地势平坦的园林场地设计过程中,要妥善协调设计景观物与整体环境之间的差别,在保证景观物整体美感的同时,也要兼顾用地的要求。以著名的上海世博园贵州馆为例,该建筑景观在设计过程中独出心裁的采取了“头饰设计方法”,将贵州少女的头饰物应用在建筑中,并且在场地选择中,也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木”、“绿”的主题,将绿色、可再生的观点发挥到极值。
结合贵州省在景观设计中的成功经验,本文认为在地势平坦的景观设计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景观设计的用地管理要遵守景观设计的整体要求,确保能在满足景观整体质量的基础上开展用地管理。②在主体与参照物的用地选择上,可以遵照4:1的比例进行合理配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控制主体建筑的面积,既保证参照物不能“喧宾夺主”,又保证主体景观的整体形象得到体现。③针对景观中某些不能被有效利用的土地,要尽可能的赋予这种土地“绿”的概念,通过植树、覆盖草坪等保证景区整体美观。项目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气象要素概述地表物质、地基承载能力地形长度、坡向、高程河流湖泊分布、水库、地下水经济发展水平、当地相关政策法律降雨量、日照、风速等表1山体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要素分析
2傍水园林的园林场地设计
在我国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水”一直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傍水园林也成为我国风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当前我国傍水园林的设计现状来看,由于这种园林中含有大量的“水”元素,湖泊、河流纵横交错,导致其园林用地管理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针对这一现状,本文选取一案例,对其傍水园林的场地设计管理方法进行分析。该景区包括13个自然村、9个居民片区域19个工业企业,在通过退耕还林等处理后,整个景区新增绿地面积约为6500亩,森林覆盖面积上升到80.0%。在这种背景下,该景区存在部分问题,主要包括:①景区道路周围建设有一定数量的高层建筑,这与整个景区自然、协调的主题概念不符合;②主体湖波依靠曲折的湖堤将整个湖泊划分为多个湖面,虽然增加了主体湖泊的趣味性,但游客不能一目了然的观赏湖泊全景,趣味索然。针对上述问题,该景区管理单位对整个景区进行了以此全面的设计,具体措施包括:围绕该景区“自然野趣”的主题,对整个景区进行全面改造。①大量拆除景区内部的违法建筑物与无保留价值的建筑物余额为27.7万m2,规划新迁建建筑面积越6.9万m2;②重视对湖泊总体的水资源保持,针对景区存在的不合理湖堤现象,对其进行拆除,保证了景区内水景观的开阔性;③针对景区周围存在高建筑的现象,重视在湖泊周围种植槐树等高大树木,通过对比参照,降低周围高层建筑对景区整体质量的影响。经过上述处理,该景区累计节省土地面积约为21万m2,并且经过湖堤改造、植树造林等改造后,景区内土地的整体质量得到提高,达到了土地保护的目的。
3山体园林的场地设计
3.1山体园林场地设计问题概述
一般在山体园林设计过程中,需要将保护与利用天然资源作为整个工作的重点,并保证能在不同设计阶段重视用地管理问题。一般情况下,在山体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多种因素,相关资料如表1所示。在山体园林景观设计中用地要素体现在多个方面,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能进一步明确有关山体园林景观用地的关键点,以全面提高用地质量。
3.2常用方法
考虑到山体园林景观设计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为确保在该项目设计中能达到用地管理的目的,在操作中可以重视以下几种技术的应用:①对空间格局的控制。与其他风景园林景观相比,山体园林景观具有明显的立体特征,因此在山体园林景观设计中,要从风景园林景区的大体环境出发,在掌握园林整个风景结构的特点后,对整个园林项目进行判断,判断景区内的哪些项目存在滥用土地项目,哪些土地能被应用于社会生产。除此之外,要全面分析景观的空间结构,并将对景观界面的控制作为关键工作。例如可以通过自然景观与建湖景观的协调搭配,来达到多层次景观的目的。②视觉景观分析。对山体景观而言,当游客进入景区内部之后,会从多个视角观察这个景区的内部景观,这就要求景区在控制空间格局的同时,做好游客的视觉景观分析,实现土地管理与景观搭配的统一。鸟瞰视景可以反映风景园林的总体环境。鸟瞰视景的分析,可借助景区地图、航拍和卫星遥感图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整体景观结构分析,注重大关系的协调和把握,坚持自然与景观共生的原则;风景园林中的点、线、面、体等可能成为视觉焦
3.3实例分析
某山地景区在设计,为进一步协调景区地基与周围山体之间的关系,适度控制了景区的整体范围。
3.3.1用地评价
该项目通过GIS技术,对基地的坡向、高程、道路坡度等基础资料进行收集,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本地区的生态优势与土地管理问题,包括景区周围的生态斑块、建筑划分等。总体而言,该景区土地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3.3.2用地规划
该地区用地规划依然延续着《××景区发展规划》所提出的景区空间结果,突破现有行政区划分,统筹各个发展,提出了“一山、两区”的总体空间结构。在景区空间划分中,强调通过密集土地的利用方式,将紧缩的景区用地与有机生态网络结合在一起,建设地形成团簇形布局,实现空间的有机聚合。在北部比较平坦的区域安排办公商业金融用地,居住组团用地通过绿地分隔,形成具有差异性的复合功能组团。规划呈组团式带状发展布局,通过紧凑的空间划分来实现景区项目的土地节约性。
4结束语
主要讨论了风景园林设计中用地的相关内容,并从平坦地区、傍水园林、山地园林三方面对其用地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总体而言,在风景园林设计的用地管理中,需要在考虑风景园林的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对其用地问题进行分析,保证风景园林的整体质量。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景区整体结构、当地经济发展要求,实现风景与用地的有机结合,最终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一可,唐睛娴,邵笛.风景名胜城市设计方法研究———以武夷山北城新区城市设计为例[J].中国园林(风景名胜),2014(01):96~100.
[2]孙筱祥.风景园林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J].园林风景,2013(06):34~40.
[3]杨锐.论风景园林学发展脉络和特征一兼论21世纪初中国需要怎样的风景园林学[J].中国园林(风景园林专业教育),2013(06):6~9.
[4]南晓娜.GIS支持下的山地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9: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