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与中国传统思维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积淀千年而形成的传统思维对古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影响深远。以传统思维的不同角度也能更清晰的理解和阐释古典园林的造园思维。 

  关键词:古典园林;造园;传统思维 

  中国传统造园活动历史悠久,历时三千余年。在这漫长而不间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国古典园林体系。它特色鲜明,源于自然始终是其创作主旨。它是建筑美与自然美相融合的产物,讲究诗画的情趣――“以园入画、因画成景”,也追求意境、含蕴的深远与广泛。中国古典园林独树一帜特点的形成固然受到数千年来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究其根本又始终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及重整体辩证、重直觉感知、重含蓄象征的思维方式的主导有着直接的联系。 

  1“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对于“天人合一”,传统的儒、道、佛虽有其各自阐释,但也具有一个共同点,即人与天并不像是主体对对象的关系,而是一种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联。园林中的“天”可理解为自然,古人敬畏自然,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作为造园的最高目标。古人期望以人之手还原自然,所以追求建筑、山石、草木等景物的自然与生动,并试图在有限空间之中重现大自然的美景,使人能在一园之中而享山林之美。同时就造园人而言,这是人工之作重现自然之美所追求的宛自天开与和谐统一。另一方面就观者而言是具有主观意识的“人”与客观存在的“天”(自然)之间建立一定的情感联系进而形成的一种意境上的整体。 

  2中国园林中的传统思维 

  不同于西方定量化、精确化且具有较强科学性、理论性的概括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在绘画、园林等领域更多是与人的精神性相对应,注重体现艺术家自身的修养。辩证整体的思维。传统的辩证思维方法源于《周易》――阴阳。古人很早就发现事物是永远处在无休止的运动变化之中,而在其运动与变化中也存在着两方面,如男女、水火、阴晴、长短、昼夜等等,他们之间相互联系而相对统一,内蕴着生生不息变幻莫测且充满着东方的哲学辩证智慧。中国古典园林一直追求着辩证、和谐的统一性,在不少中国古典园林的著作中都有关于虚实、隐显、抑扬等辩证思想的用于造园手法的论述。如古典园林的景物布置上山水相依、草木错落、小桥横卧、鱼翔浅底,将园中看似无关之物精心安排营造出一种不和之和的视觉实景。同时由实景构成的空间围合或通透、绵延,或压抑、封闭,它们通过人的视觉传及内心,对人造成一种主观上的情绪与心理暗示,形成一种内心的“虚像”。这样的视觉到心理的虚实比照也正是造园人所想表达的辩证思维。再如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物的布置,建筑作为人造之物其本身无论形态还是色彩都比其他的自然造景元素更易突显,而古典园林中巧妙运用一些手段进行处理,使建筑的呈现与周围环境有区分的同时并不十分突兀、生硬,反而与景观环境充分协调,始终保持着一种和而不同的状态。同时根据空间尺度决定其体量大小,风格统一而形态富于变化,使建筑与其他自然要素保持着视觉上的和谐,景物间的配合与衬托也显得相得益彰。此外在儒家“中庸”道家“相对论”思想的影响下,古人的审美法则与表现手法是有一种尺度的约束的,在园林艺术的表现上也大多呈现出秀美婉约,虽然不会完全排斥磅礴阳刚之美,但很厌恶粗鲁、狂野的表达方式。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所表达出的景与景、景与意之间的辩证性思维,及所呈现视觉形象的和而不同的整体美特质是古人造园的重要法则,也中国古典园林的突出特征之一。直觉感知的思维。园林所呈现的是有组织的空间环境,人们也是凭借感觉器官来感知和体验的。园林内的景物高低错落,变化丰富,形成了一种有机的构图关系,赏心悦目,犹如一幅幅静止或流动的画面,带给人们极大的美的享受。这样的美既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人们所直觉感知到的。缤纷的表象是人们直觉感知的直接来源,而支撑这一表像的便是园林本身的空间布局结构及其内在的形式美。对于园林空间形象和布局结构的研究与解释也存在着不同角度的差异,如具体造景手法运用有:借景、对景、框景等;具体形式构成规律有:对比与协调,节奏与韵律等;而具体的景观视觉效果又有:移步换景、小中见大、山重水复等。这些不同角度的关于园林空间形象和布局结构的研究与解释和中国传统的文学与绘画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它并不是偶然产生的一种印象或是联想,而是古代艺术家基于其共同美学理念所产生的相同的艺术思想。如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阎立德等人在绘画创作之余同样参与园林修建的主持工作,从绘画到园林,先描绘出内心的直觉与感受,再将其在园林中付诸实施。同样,也有不少绘画或是文学作品是直接描绘园林的景色的,如明代画家文征明就绘有《拙政园三十一景》,而曹雪芹的小说巨著《红楼梦》描绘的“大观园”之景更是对后世的园林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可见在当时,名园景色已作为文人们喜爱的创作题材之一。探究其本质,不难发现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与中国传统绘画、文学作品创作一样,表达人本身的感觉、情怀是其重要目的。较之绘画与文学它虽更具象并且表现手段更多样,但亦是以直觉和感知为先导和灵魂的,无论对于营造者还是置身其中的观者而言直觉的感知永远是营造和欣赏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凝固了的中国绘画与文学。含蓄象征的思维。含蓄即含而不露之意,艺术上常将其作为一种审美形式的反应。而象征指借以某一具体事物特征,经艺术家对某一特征的突出描绘,而使其表达另一种特殊意义的艺术手法。古典园林追求重现自然的山水,虽为人造但不露痕迹,人造的手段以一些自然山水的构成要素含蓄地象征性地表达自然山水的意境,具有伏采浅发的特点。虽然意境的构成并非只有含蓄这一手段,但这样含蓄象征的手法却能激发人们的联想和情感的共鸣并直接通连意境,是创造和表达意境的有效方法。空间不大却能以假山浅塘象征自然山水,虽是屋间小道也能如山林之中鸟语花香曲径通幽,可以说,中国古典园林的引人入胜是和园林造景时候的含蓄、象征性的表达是分不开的。此外,相对比于造园或是观景时候带给人们的直觉感知,这样的一种含蓄的表达亦给游人以想象的空间去充实、丰富、创造自己心中的形象,进而形成景虽尽而意无穷的意境。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提到 “隐以复意为工”,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观者的想象并增加回味的余地,使得人们化视觉景物为内心情趣。如扬州的古典园林之一的二分明月楼,其园内地面被主观压低而周围建筑置于较高的石基之上,远观如屋筑岛上的感觉,这样表达手法非常含蓄但又能使人体会到造园者的意图,置身其中不禁浮想并呈现出庭院无水,而水自在意中的意境。此外部分园林中辅以诗意、含蓄的匾额、对联等,点缀其中也触发了游人的对景生情,也在无形中在园林既有实空间之上扩展了虚空间。如颐和园内的“夕佳楼”,本取意自陶渊明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每当游人至此又巧遇夕阳西下之景时,看到“夕佳楼”三字面对湖光山色,总能因景生情,触发联想。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园林所呈现的传统思维其本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淀千年的哲理与思维方式。正是这种哲理与思维方式的产生与发展造就了现今我们所看到的中国古典园林,反之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发展历史也一定程度地见证了这种哲学思想与思维方式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