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通用设计的为指导原则,从交通道路系统、城市空间系统和公共设计系统等方面对江南城市景观环境设计进行分析和总结。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运用通用设计的原则,充分考虑每一类使用者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合不同人群使用的功能设计,从而改善现有的诸多不便,使城市交通、公共空间、环境设施之间真正达到使用合理、简单直观、信息易懂的通用状态,让我们的城市景观环境更加和谐,更加开放。 

  关键词:通用设计;城市景观环境设计;使用合理;简单直观;信息易懂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A   

  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中国残疾人的数量已经达到8296万人,与1987年的5164万相比,增加了2132万人,残疾人口的数量已占全国人口的6.34%,与1987年的4.9%相比,上升趋势非常明显。相对世界5亿多残疾人来说,8296万的数字是极为庞大的,给中国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事业带来了诸多问题与挑战。中国残联维权部副主任马玉娥说:残疾对个人来说是偶然的,但对社会来说却是必然的,因此残疾所带来的后果应该由社会来承担。同时据联合国2005年预测,中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4%(2040年为28%);欧洲为40.1%,美国为32.5%,日本为31%,韩国为27%,新加坡28%;中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并且以每年3.3%的速度增长(世界老年人口平均增速为2.5%)。城市设计的宗旨是“以人为本”,我国残疾人数量庞大,我国已经加速进入城市老龄化社会,即使健康的青年人也会遇到生病、骨折等不方便的时期,这些因素都对城市景观环境设计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为创建和谐社会,城市景观环境设计必须重新制定规划目标和改进设计方法,以更好地为各种人群服务。下面本文将从作者所在的江南地区为例,以通用设计作为指导原则,从交通道路系统、城市空间系统、公共设施系统等方面对江南城市景观环境的人性化设计进行初探。 

  一、通用设计的特点 

  “通用设计”通常译成“Universal Design”。 Universal Design一词最早由美国教授Ronald L.Mace于1974年国际残障者生活环境专家会议中所提出。“无障碍设计”、“人性化设计”等都是Universal Design思潮兴起的背景因素。Ronald L.Mace除了是建筑师兼工业设计师外,他本身也是小儿麻痹症的患者。现在国内有关Universal Design的翻译常见的有“通用设计”、“共通设计”、“全方位设计”、“人本设计”等等。依照汉语辞典的解释可知“通用”之意为没有时、地、人的限制,可以共同使用;“共通”为可以互为流通使用;“人本”则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全方位”为不拘泥于一处,考虑及包容每个层面。通用设计原始的定义为:与性别、年龄、能力等差异无关,适合所有生活者的设计。1998年被The Center for Universal Design修正为:在最大限度的可能范围内,不分性别、年龄与能力,适合所有人使用方便的环境或产品之设计。对于通用设计的概念可以这样概括:在最大限度的可能范围内,不分性别、年龄与能力,适合所有人使用方便的环境或产品之设计。以人本精神为要求的全方位设计是通用设计的设计内容;以全方位设计为基础的人本精神是通用设计的设计内涵。使用合理、使用灵活、简单直观、信息易懂、容忍误差、低体力消耗、使用尺寸和距离最优化等是通用设计的七项设计原则。 

  二、交通道路系统的通用设计 

  1.安全性的要求在城市景观环境中对普通人来讲不会发生任何问题的地方,而对老年人、残疾人、婴幼儿等来说,就有可能成为一种障碍,或不能够简单地通过,有时候甚至可能造成受伤甚至丧失生命。这种情况我们一般称之为意外或不测。导致这种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人们的不安全行为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相互作用的结果。避免意外和不测的发生首先要找出所有人群与环境之间的不协调因素,努力改善环境。其次要从人的角度出发学习面对和处理危险的方法和对策。摔倒、跌落、碰撞是人们在使用交通道路系统中最常遇到的安全隐患。要解决此类问题,在设计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室外地面特别是有倾斜的地方,都应采取防滑措施。地面要铺设平整,有高差或高低不平也容易绊跤。扶手要安装坚固,在任何的一个支点都要能承受100kg以上。为了达到通行安全和平稳,在扶手的起点和终点处要延伸0.30m。为了避免残疾人在使用扶手完毕时产生突然的感觉或因手臂滑下扶手而感到不安,在扶手的终点处要加以合适的处理(图1),而且要不至于影响到坡道或楼梯的宽度(即平滑地弯向或转向墙、地板或立柱)。对于弱视者来说,这种扶手端部的处理也起到了很好的提示作用:通过扶手末端的触摸知道坡道或楼梯已到尽头。摔倒时,如果碰到锐利的尖角或破碎的玻璃上会加重伤势,所以在环境设计中要考虑到这样的细节。高差处的坡道、台阶应加设侧壁或扶手;有幼儿使用的地方扶手下栏杆柱的间距<10cm,扶手下面不设横档。在有着较大高差处的坡道、台阶的起点和终点的地面应注意防滑处理,坡面铺设平整。为方便视弱者,除了需要有防滑的设计,在坡道或台阶的起点和终点的地面可加上颜色等来提醒他们注意前方出现高差。 

  2.道铺设规范盲道不仅引导视力残疾人行走,而且要保护他们行进的安全和不受伤害的空间环境。因此,盲道在人行道中的定位很重要。视力残疾人出行是有目的的,他们可能去购物或去公共交通车站或要穿过路口等等,这些都需要盲道引导视残者,通过他们不同于常人的听力和记忆力能分辨所在位置。盲道要连续铺设,要注意不被占用或存在障碍物(图2)。 

  盲道定位的原则:一是能保护视力残疾人行走的安全,形成不受伤害的空间;二是在行人较少的地方,为降低行人对他们的干扰,或行人能较少侵占盲道的位置;三是商场、商业街上的商店门口进出人多,要保证适宜的距离。所以在人行道外侧设有立缘石、绿化带或围墙等,是盲道的最佳定位位置。在与车行道交汇处,缘石与车行道保持平齐,否则会给轮椅使用者造成困难;在路的对面也要有相应的缘石坡道。对于部分失去视力的人要提供标志,表明缘石坡道的存在。在实际使用中,倾斜的缘石会造成轮椅使用者受伤。一旦路面安全时,轮椅使用者就会急于过马路,这样他就得尽量靠近人行道的边缘。而人行道边缘的缘石坡度最大,因此在等待路上没有车辆通过时,他必须控制住轮椅,不顺坡滑下。因此在铺设倾斜缘石时,最好在人行道的任意一侧,修一个斜坡,中间留出一个平台。这样轮椅使用者可以安全地在平台上等候,而不用用力去控制轮椅。盲道的颜色宜选择中黄色,比较容易识别。 

  3.坡道设计合理坡道是用于联系地面不同高度空间的通行设施,由于功能及实用性强的特点,当今在新建和扩建的城市道路、房屋建筑、室外通路中已广泛应用。它不仅受到残疾人、老年人的欢迎,同时也受到健全人的欢迎。坡道的位置要设置在方便和醒目的地段,并悬挂国际无障碍通用标志。 

  室外坡道优先考虑到使用的便捷性,直线形的坡道是其基本形,省力省时,在很多场所有广泛的适应性(图3)。坡道形式的设计应根据地面高差的程度和空地面积的大小及周围环境等因素,还可设计成L形或U字形等。为了避免轮椅在坡面上的重心产生倾斜而发生摔倒的危险,坡道不宜设计成圆形或弧形。 

  对于弱视人群来说,鲜艳明亮的色彩相对而言更具强调和提示的作用。起提示作用的色彩可采用黄色或红色、绿色。比如:在坡道防滑表面可喷上黄色的人字形图案,以达到警示作用。但必须避免降低表面的防滑性。黄色本身比较明亮,对弱视者和有光感的视残者在视觉上比其他颜色更为明显,更容易辨别。值得一提的是,城市景观环境中的交通道路系统必须要作为一个连贯的系统来设计,尤其是盲道与台阶之间的连接处和转折处尤其要注意引导信息的连续性。可利用扶手上的盲文提示信息和路面的提示盲道配合传达道路信息,如图4所示。对于进出建筑出入口的位置,也要注意导向的连贯性。道路系统的通用设计是一个连续的整体设计,中间任何一个环节中断,都会带来很大的问题。 

  三、城市空间系统的通用设计 

  城市的公共空间应该是可以满足所有人使用的空间,要充分考虑到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心理和生理因素,创造出一个便利、舒适、利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交往的公共空间来。 

  1.满足环境的舒适性“舒适”一词在现代汉语中解释为舒服安逸,即在身体和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日本学者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具体包括:空气清新,没有污染和粉尘;阳光充足;清静,没有噪音;绿化种类丰富多彩;尽量临近水域;街道清洁、漂亮;有文物或者历史、国家纪念物;有适合活动的场所。在江南城市景观环境中,用于各类人群使用和活动的场所应该要满足合理的采光日照,良好的自然通风,夏季要考虑遮阴措施,要有清洁的可观赏水面,具有一定的绿地覆盖率等条件。其中城市的绿化在城市空间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调节生态,在调节人们的心理和精神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在用地偏紧的城市环境里,绿化可以因地制宜,以点代面,从平面向空间扩展。垂直绿化和绿植池体就是很好的绿化形式(图5、图6)。在此基础上,要尽量创造一个尺度适宜、设施完善的城市空间,来满足不同人群休憩、攀谈、通行等功能要求。 

  2.满足场所的通达性联系和进入城市空间各部分的通路要简洁明了,便于识别和记忆,避免过多曲折,沿途最好有一些容易引人注目的环境特点,并宜在转弯处、交叉口、可达性场地设施前设置提示信息,如盲道、标识、声音、气味等导向线索。要减少城市公共空间其他道路和场所的高差障碍,保证各种人群的通行顺畅。除建筑出入口、公共厕所、休憩处、服务性建筑、公共建筑等使用率高的场所、设施,城市景观中的通路还应该到达或接近多样化交往的公共空间,比如广场、喷泉、水景、林荫空间、开放草坪、儿童游戏场、健身场地等(图7)。 

  3.满足空间的合理性设置适合不同人群的交往空间。残疾人和部分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往往会对城市景观环境产生一些特殊的要求,城市公共空间要尽可能地满足这些弱势人群的需要,设置便于到达的通道,可以调节的公共设施。要考虑到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心理和生理因素,尽量利用当地材料建造,设计要延续地域文化特征,创造一个真正可以让他们进行人与自然,人与人直接对话的环境。绿化植被设计要考虑到四季的区别,考虑到树种的搭配,利用色彩、材质、形态等元素增加人们对自然变幻的体验。绿化可采用不同高度的垂直绿化,满足不同人群观赏和体验。此外可利用水的多样性创造出不同形态的水景观供人们欣赏,水景观是环境中的景观中心和视觉中心,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情。在炎热的江南夏季,绿荫和水景必将会给人们带来清凉和舒适(图8)。 

  设置通用的儿童游戏场,促进残疾儿童可以与正常儿童使用共同的游戏场。根据残障儿童的人体尺度和行为特点设置易于为乘轮椅儿童和视觉残疾儿童使用的游戏设施,并应与正常儿童游戏设施接近、相连,增加弱势儿童的社交体验。比如提供不同高度的戏水池和玩沙台。儿童游戏场附近还应提供便于家长看护的场所,同时也便于家长相互交流。 

  四、公共设施系统的通用设计公共设施系统是城市景观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到厕所,小到垃圾箱,都应贯彻通用设计的相关原则。 

  1.便于识别的标识系统 

  在标识环境中,由于老年人和弱视者难以看清文字及图形等,所以放大文字,调好光的对比度等是非常重要的。为老年人和弱视者设计的文字标志应位置准确、足够大小、显示与背景之间有足够的对比。为儿童设计的导向标识宜采用有色彩的或容易辨认的图形。字体要清晰可辨,符合易读的特点,复杂的字体特征不便认识。经过对弱视者的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在同样条件下,使用新宋、宋体、黑体、仿宋四种字体有利于弱视者辨认。对于英文字母,也应选择容易识别的字体。相对于只用大写字母的标志,同时用大小写的标志更易读懂,并且更快被理解。标志的布局除了要考虑标志本身,还要考虑在城市景观环境中的位置和摆放。整个环境中应保持连贯的路径来整体安排标志的设置。 

  图形标志宜闭合完整,简单明确。根据视觉设计的原理和弱视者的视觉特点,用于城市景观环境提示图形标志的设计应符合以下原则:图形与背景界限清楚、关系明晰、反差明显、静止稳定;图形宜闭合完整、简单明了,构图要素尽量采用水平或垂直的块、面,避免用单线、曲折线或不规则的线条构图;图意对应一致,确定的图形能惟一涉及。近年来,为了跨越语言障碍,让儿童和外国人等也能看懂标识,国外常常采用图标(图画式文字)。这种设计产生的优点就是:即使没有文字说明,不用颜色区分也可以充分表达标识的内容。 

  要注重对新型信息系统的研发和推广。最近,日本开发出一种新的信息提供系统,用磁性标识体来引导道路,当专用拐杖走到这里的时候,在分歧点等处播放声音说明的同时,还可以指引,利用这个达到目的地。磁性标识体是含有铁氧体磁铁或非晶体金属的成型产品,既可作为铺设路面的材料,也可铺设在薄薄的地砖下面。当专用拐杖尖端的磁性传感器监测到磁性标识体时,拐杖就会震动起来并向利用者传达引导路的位置(图9)。作为关爱听觉障碍者的环境标识,利用闪光及振动的设备是比较有效的。 

  2.无障碍公厕的普及 

  江南地区不少公共场所的厕所,有自动回弹的关门功能。不仅正常健康人感觉开启吃力,对本身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更是一件难事,对于使用轮椅者更是不方便。若将此门改为开关按钮自动门,使用者就可轻松地把门打开(图10)。为了满足大多数人群使用的厕所要求,公厕内部在设备设置的高度上要分别考虑,做成可调节的式样,包括马桶周围的扶杆和洗手台等都要方便让轮椅使用者伸手可及。马桶旁的扶杆是活动式的,可方便轮椅使用者的轮椅进出。 

  3.设施小品的人性化设计城市景观环境设施是城市空间不可缺少的要素,它们是构成健康、舒适、实用、高效的环境内容,体现不同功能和文化氛围,是人们活动的空间装置。直饮水器是设置在公共环境中为人们提供直饮水的装置,体现一个城市对于市民的贴心关怀。直饮水设施在设计中除了要考虑与周围环境、建筑相融合外,还要考虑不同年龄和身高人群的使用需要(图11)。 

  城市中的自动服务设施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提供了便捷、舒适、安全的各种人性化服务。比如自动贩卖机要考虑各种人群的高度,不仅设有较低位置的按钮,还应设置有小平台可放东西。并放大每种饮料的号码,即使在较低的高度向上看都可以看得清楚,不易选错。使用方式也提供多种选择,不仅可以使用各种金额的零钱,还可使用纸币。垃圾桶是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城市环境的重要元素之一,在保持城市环境整洁、卫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垃圾桶的设计要规划统一、设计合理、方便使用、完善管理,要考虑垃圾箱的开口形式与使用方便程度的设计,宽度与高度不同的设计,残疾人使用的相关设施及操作平台高度和位置的设计等。不论高矮,儿童、老年人或使用轮椅者,让每个人都能轻松倒放垃圾。此外,还在垃圾桶的箱体上要设有醒目标识,以便分类放置垃圾(图12)。 

  五、结语 

  我国拥有八千多万的残疾人,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仿佛感觉不到这样一个庞大数字人群的存在,那是因为城市景观环境没有给他们创造一个可以无障碍通行、交往、使用的公共空间,绝大部分的残疾人都被留在了家里,他们往室外迈开一步都是异常艰难的。在城市老龄化日趋严重的情况下,这部分弱势人群对原有的城市景观环境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城市的规划者和设计者应该运用通用设计的理念,将城市景观环境设计的目标扩大至所有人群。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运用通用设计的原则,充分考虑每一类使用者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合人们使用的功能设计,从而改善现有的很多不便,使城市交通、公共空间、环境设施之间真正达到使用合理、简单直观、信息易懂的通用状态,让我们的城市景观环境更加和谐,更加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