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中生态景观要素探讨

    摘要:指出了生态景观的营造能够提高城市公园改善环境的能力,是公园建设的主流趋势。从地形、水、植物、野生动物、景观风格特点、管理、科普教育7个方面对城市公园中生态景观要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公园;生态;景观

  1引言

  随着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伴随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公园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环境等发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城市外围的风景区相比,城市公园面积相对较小,在很多方面发展受限,但对于调节气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仍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被称为“城市的肺”。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土地的利用可谓“寸土寸金”,如何在有限的面积内增强绿地、改善环境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公园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功能日益受到重视,营造生态景观成为主流趋势,在设计上突出生态原则,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生态景观要素分析

  2.1地形

  掇山理水是传统中国园林的重要特征。在传统造园中,强调“师法自然”,地形设计体现出造园者的审美情趣和技艺,能够起到改善局部生态小环境的作用。例如颐和园的万寿山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堆山的优秀代表。

  与传统园林相比,在现代城市公园的生态景观中,生态学理论得到更为主动和深切的应用。地形设计将生态原则放在首位,在生态科学的前提下确定景观美学特征。地形是公园内植物和野生动物生存最重要的基础,不仅是创造不同空间的有效手段,更可以通过自身形状和高度的多样营造不同的生境。富于变化的地形,为丰富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也为本土的昆虫、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等野生动物提供了庇护和生存场所。

  2.2水

  水是公园生态景观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城市公园中,水管理的好坏是评价生态景观优劣的一项重要标准。天然的小溪和湖使公园具备先天的优势,不仅增强公园的美感,还能够发挥良好的生态作用,有利于雨水下渗和洪涝保护,水体的缓冲地带还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想场所。在没有天然水体的公园,通过建设人工池塘和湿地,也可以提升公园的景观,改善小区域的生态环境。人工池塘和湿地在美学设计上所受的限制较少,但自我生态调节能力较差,需要运用生态学原理精心设计,以确保发挥良好的生态功能。很多经验说明,植物和微生物相结合的方法,对人工池塘和湿地能起到较好的净化水体作用[1]。

  除了直观的水体景观以外,水的利用也是生态景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运用低影响开发设计手段可以将对水资源的影响降到最小,采用区域降水管理法,创造条件尽可能地让雨水渗入地下[2]。这些设计包括减少不透水层的面积,提高铺装的透水性,或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和结构代替现有铺装,将水引入有植被的区域,建设雨水园等,其中雨水园是很常见且经济实用的手段。

  2.3植物

  植物由于美学和生态价值,是城市公园生态景观中宝贵的构成要素。除了给人丰富的感官享受外,植物还具有改善空气质量、调节小气候、降低噪音、营造生境、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等生态作用。与多年前园林景观中过分追求“新、奇、特”不同,随着生态理性的回归,多应用乡土树种已经成为生态景观设计者们的共识。乡土树种由于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生态效益高、养护成本低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乡土植物反映了城市的历史变迁,是当地一项重要的文化特征,而现在对乡土植物的开发和应用还远远不够。在良好的生态景观中,应是乡土植物和外来植物的综合应用,而以乡土植物为主。

  科学的植物配置是发挥植物生态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通常当地的自然植物群落是对本区域生态适应后形成的,群落稳定并且功能良好,模拟自然群落进行植物配置是个不错的选择。在综合的生态效益上,乔木的确好于灌木和地被,但这并不说明灌木和地被植物不重要。在城市公园中,灌木和地被植物往往营造出独特的生境,为公园创造美学价值,丰富生物多样性。

  2.4野生动物

  适度的野生动物可以提高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公园中的鸟类、小型哺乳动物和昆虫等野生动物往往深受游客们的喜爱。在城市公园中,可以营造适合部分本土野生动物的生境。某些昆虫如萤火虫和蝴蝶对环境变化敏感[3,4],其中本土的种类可作为生态环境的指示动物。对整个区域来说,野生动物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和补偿了生态环境。

  区域生态景观在设计上应该有意识的为野生动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首先要了解当地野生动物的相关科学资料,包括本土的野生动物和迁徙的鸟类。在环境要素设计上,根据不同野生动物的生理特征和生活特性,创造不同的生境。以鸟类为例,由于不同种类的鸟类筑巢的高度也不相同,所以丰富不同高度的灌木可以吸引各种鸟类筑巢。提高下层灌木的复杂性,还能够显著增加小型哺乳动物的数量[5]。道路设置应尽可能避免从生境内部穿过,以保证野生动物栖息生境的完整性。在边缘的设计上,尽量与周围环境的绿地保持连通。

  2.5景观风格特点

  生态景观的内在要求决定了其自然性的景观风格特点。在城市公园中,生态景观不可避免的受到周围环境的制约,自然性的程度和发挥的作用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游客、安全及功能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自然性的理解上,设计者要把握城市公园生态景观与原始生态景观的区别。城市公园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娱乐、观赏以及教育等服务,因此,自然的生态景观也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管理,来满足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地域游客的需求,而不能完全按照原始生态环境中自然演替的模式。

  城市公园的生态景观对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景观既要给人以优美自然的视觉享受,又要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除了植物外,某些材质也可以用于生态景观当中,提高观赏性的同时丰富生物多样性。例如,山石可以为喜欢阴凉的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境,倒伏的枯木和死亡的树木也可以为鸟类和昆虫等野生动物提供优秀的繁衍场所。对于不同材料的灵活运用,可以提高生态景观的品质。

  2.6管理

  城市公园中生态景观的美学效果和生态功能的发挥程度与管理密不可分。公园面积有大有小,生态景观基础也不尽相同,管理对公园生态系统有直接影响。以植物养护管理为例,处于胁迫状态下树木,往往需要更多的维护和管理,从而加大能源消耗和管理成本,维护植物的一系列工作还会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所以,管理应该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提高公园管理水平是维持生态景观的重要内容。

  由于公园承担的社会功能,使得公园内的生态景观不可能像自然保护区那样毫无人工痕迹。设计者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城市公园的生态景观其生态功能必定是有限的,管理应该在生态功能与社会功能之间寻求平衡。

  2.7科普教育

  在科普教育方面,城市公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游客所处的阶层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生活地域不同,对公园景观的感受和评价往往产生比较明显的差异。受教育程度较高和生活区域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游客更多的偏爱野性自然的景观,相反,受教育程度较低和生活区域经济文化水平较低的游客很多更喜欢整齐、规则的景观。

  生态景观在环境保护教育中担任重要角色,应搭建公众参与和互动的平台,使他们深入了解并实践环境保护的理念。灵活的形式能够增强教育效果,可以通过科普牌示和画册向人们进行基本知识的宣传,也可以定期开展针对不同对象的互动活动,让公众亲身参与和体验。

  3结语

  城市公园中的生态景观设计与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城市公园中生态景观能够实现并且发挥有效作用,需要精心的设计,细致的管理以及游客的自觉维护。设计者既要遵循生态学原则,又要满足游客对景观的视觉享受,二者缺一不可。管理者在对生态景观进行管理和经营中要考虑周全,协调各个要素之间关系,尽量避免或减少生态功能与社会功能两者之间的矛盾。在对公众的教育方面,应使公众充分地了解生态知识和环境保护理念,并尽可能多地创造互动,激发公众的兴趣,自觉地维护生态景观。

  参考文献:

  [1] 彭常福.浅析人工水池生态景观设计及水体净化[J].安徽林业科技,2011,37(3):40~43.

  [2] 王建龙,车伍,易红星.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雨洪控制与利用方法[J].中国给水排水,2009,25(14):6~9,16.

  [3] 房丽君,关建玲.蝴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研究进展[J].环境昆虫学报,2010,32(3):399~406,311.

  [4] 王郡明,梁醒财,罗佑珍.萤火虫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1(5):576~580.

  [5] 安·福赛思,劳拉·穆萨基奥.生态小公园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