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室内外雕塑以及城市外的纪念地、游览区、陵墓、桥梁、交通干线,以及商场、宾馆等公共场所的大型室内外雕塑都属于城市雕塑,也可以称之为“公共雕塑”。在日本和美国等国家,还称之为景观雕塑、环境雕塑。 

城市雕塑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某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发展领域。世界各地的商业街区、企业区、居民社区、旅游风景区、机场、码头等等,各种雕塑景观调节着建筑空间的气氛。除了一定数量的大型纪念性雕塑外,更多的是中小型的城市雕塑,它们位于城市的各个部位,一部分雕塑景观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但多数的雕塑景观是独具魅力的创作。它们从各个方面反映着城市的文化精神世界。

1.纪念性的城市雕塑

纪念性雕塑景观是城市雕塑景观的骨干和代表,是各国度、各时代不可或缺的,是历史的化身和体现。他们表彰和讴歌着那些在历史上对国家和民族做出重大贡献和业绩的人物,铭刻和纪念那些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从内涵上,表达了当时的统治阶层的观念和思想,渗透着时代的气息和脉搏。 
他们往往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比如城市中最主要的广场或是预备纪念的对象有关的地方。而且还有进行纪念性公众活动的足够空间。

2.主题性的城市雕塑

主体性的城市雕塑主要反映历史和时代的潮流、人民的理想和愿望。它们往往以形象的语言,用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揭示出某个特定环境和建筑物的主题。 
它们也有很丰富的思想内涵,比较大的体量,也需要在所处的环境空间中占据显要的甚至主导的位置,发挥统率和聚焦的作用。 
如横店红军长征博览城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特大型综合性景观。

3.装饰性的城市雕塑

城市雕塑作品中占了大多数的是装饰性的作品。这类作品并不刻意要求有特定的主题和内容,主要的发挥着装饰和美化环境的效应。
装饰性的城市雕塑,题材内容可以广泛构思,情调可以轻松活泼,风格可以自由多样。它们的尺度可大可小,大部分都从属于环境和建筑,成为整体环境中的点缀和亮点。

4.标志性的城市雕塑

标志性的城市雕塑作品发挥了说明性的功能,树起了形象的标志,有的含蓄生动,寓意深远,形象优美,鲜明易懂,雅俗共赏,成了城市景观中的重要部分。 
布鲁塞尔的标志雕塑《撒尿的男孩》实在是小得不起眼的雕塑,如果没有导游的指引,一个外来人要找到它真的很困难,但是,它的名气却很大,如果没有看到它,就好像没有到过布鲁塞尔一样。原因是这个雕塑背后有个关于这个小孩子撒尿救了全城人的故事。讲述了罗马城来历的故事。因而《撒尿的男孩》成了布鲁塞尔的标志。

5.展览陈设性的城市雕塑

这种在室外布置雕塑的方法与一般城市雕塑所要求的原则不同。而是把各类雕塑作品如同展览陈设那样布置起来,让公众集中观赏多种多样的优秀雕塑作品。也有的是全部为一位作者的作品,围绕一个专题,经严格的总体设计构成的。 

6.实用功能性的城市雕塑

20世纪中叶以来,出现了一些雕塑性的建筑。如好似片片白帆的悉尼歌剧院、宛如开放的莲花的印度巴赫伊莲花教堂、放大一万倍的铁分子模型的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原子球餐厅…….直到欧美街头常见的设计成花车的小卖部和书亭,都可以说成是这类雕塑建筑的延伸和发展。

7.以雕塑为主的的大型艺术综合体

在人类文明史上,古代艺术家已多次很有经验的运用包括建筑、园林、雕塑、绘画、文学等多种形式,使这些人文环境空间传达出更为丰富的思想内涵,表现出更为强烈的艺术魅力。 
这些作品总体布局严谨周密,场面宏大,调动了雕塑、建筑、园林、音乐、绘画、文物陈列、电影幻灯、火炬灯光、水景灯光等多种艺术手段,围绕共同主题,各自发挥独特的形象语言,组成层层展开的序列空间,从视觉和听觉多角度强化渲染,全方位地交织影响着观者的各种感官。多层次全过程的由感性到理性,充分展开的广度与不断开掘的深度,把人们深深导入特定的意境和心绪之中,随之而升华为对事件的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与此同时,人们又经历了一次审美的完整过程。以雕塑为主体的大型艺术综合体的功能性质主要是纪念性的教化效应。
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是一个具有独立文化体系与古老文化传统的民族,中国的风水文化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已萌芽。流传至今早已在传统文化中扎下深厚的根基。《周易》阐发的天人合一思想可谓风水文化之灵魂。中国文化是一种包容的文化,其核心价值就是构建天、地、人之间的和谐环境。
“易”是日影的周期观测,天地定位,表示先天八卦中以四隅八方象征日影落在地方的变化。日影为易,象阴阳也。天象地象人文都随时间而永无停止的变化,这就是“易”。
《易》为群经之首,是灿烂东方文化之源。相传世历三古,人历三圣(伏羲、文五、孔子的三个时代,三个文化代表)认为“天下万事万物皆为众缘和合始能生果”。因为万事万物都能有生、往、异、灭,周而复始的变化。周易的基本结构是“易”,有太极生两仪、两仪出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八卦象征世界的结构,分别代表天、地、雷、风、雨、水、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并根据这八种自然现象顺序的变化,用阴阳两种对立势力的互相消灭和互相作用来说明万物的形成和变化。
《周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由此可见,“文化”这概念有两个层面,一是“文明”另一是“化成”。同样,“人文环境”的主要内涵包括“精神文明环境”和“物质文明环境”两层面。推天道与地道以明人事。古人以“星”为天象,“土”就是地形,天象落地成形此乃天人合一。无论汉叫“堪舆”,唐称“地理”,宋谓“风水”,都是在追求气感而应,鬼蝠及人,反气入骨,以荫所生,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国古代有“二十八宿”的说法,“北方七宿”称之为玄武,南方七宿叫“朱雀”,东方为“青龙”,西方是“白虎”。推天象及于地理就有了地理形势的“四象”说。古人面南而立,谓之“向明而治”观山川水系地理形势。后有山为靠,称“玄武”。前有平地,河流湖泊叫“朱雀、明堂”。东面高岗绵延,名为“青龙”。西面有山丘土岗为“白龙”,皆取象于天文“二十八宿”。
为了进一步具化这些文化理念体现在社会习俗中,古人以雕塑的形式创作了大量风水题材的作品。在这些雕塑作品中又分两大类。一类是跟墓葬相关的阴物,如秦始皇陵中出土的兵马俑以及大量汉墓中出土的汉佣以及墓道前的石人石马。另一类是跟皇权、宗教和世俗相关的雕塑。置于建筑上、庭院内,每件雕塑都有其基本意义。比如公司门前放置大象、宅院前放置狮子以及众多砖雕、木雕、石雕,每一件雕塑都在讲述一段风水相关的故事。
大象在古印度和泰国被视为神像,大象的鼻子可以吸水,象征可把外面的财吸进来,故古代很多地方以大象为题材放置于门前以求保吉祥、如意、平安。
狮子分为两种,一种是西洋狮子、刚健凶猛。在易学系统中,狮子被归类于乾卦,五行属金,卦相上代表领导者、执法者、君主、有钱而富有者,因而常置于银行和政府门前。而另一种称为中国狮子,有帝王气魄,并有民间亲和力。民俗文化以为雄狮可以镇邪,雌狮具可以招财进宝,因而被奉为护国镇宅之宝。民谣称之摸摸石狮子,一生不用愁,摸摸石狮背,好活一辈子,摸摸石狮嘴,夫妻不吵嘴,摸摸石狮腚,永远不生病,从头摸到尾,财源广进如流水。
这些雕塑不能随意放置,如因为个人喜好而错放了,会带来混乱和不便,至少让观者因文化的认同而以为不适。比如,在西方我们总能看到一对裸女置于门前。在中国你试试看,中国人全认为怪怪的,有问题,进而渐渐影响你的财运。在西方有万圣节,万圣节时很多人家前院后院放置好多恐怖的鬼怪。在中国行吗?没这文化,大家接收不了。同样,龙是中国皇权的象征,如果在百姓家到处放置龙的造型你看行吗?
这就是雕塑风水,一切要合其文化,一切要天人合一,因为你生存在这社会群体中。文化是这社会群体几千年来摸索总结出来的人文瑰宝,是整个社会的共识,个体去改变会显得很唐突、很异类。当然文化也不是一层不变,但需要漫长的过程或剧烈的社会变革,不是某个个体随心所欲能左右。中国文化是包容的,但必须顺应天地人和的和谐环境,因而雕塑的设计、创作、安置要合乎风水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