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归纳起来,约可概括成儒、道两大源头。占有主导地位的儒家教育思想,一般认为是以仁为基础,礼乐为熏陶,注重人格的锤炼和品性的培养。《论语·泰伯》道:“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述而》篇又写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仁”是作为总纲而贯穿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其他一切教育手段都要服务于“仁”,《论语·阳货》中说得明白,“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这五者便是恭、宽、信、敏、惠。这些手段都是为“仁”这样一个目的而服务的。孟子也说:“仁者爱人”(《孟子·离娄章下》)。可见,“仁”是被作为做人的根本要求的,有r“仁”,才谈得上礼、爱,才能具有做人之道。在教学手段上孔子把《诗经》作为教育儿子的首选教材,《论语·阳货》有一段可以证实:“子谓伯鱼(孔子的儿子)日:

    “女为《周南> .《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宋·朱熹对此解释道:“学诗能通达事理,心气和平”;“学礼则品节详明,德性坚定”,“可以卓然自立,不为事物所摇夺”;“学乐则能养人之性情荡涤其邪秽”。而《周南》、《召南》正是修身齐家之言,符合“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的目的,符合了孔子等提倡的通过自我克己,实行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礼教,达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要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在个人内省的基础上,以宗法、伦理、道德关系为核心,力求自身人格的完善,维护礼制和社会道德秩序,进而培养人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从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形成了传统文化的主要方面。

    道家则重在对自然、天地宇宙的探求,人身如何顺应自然,把人与人、人与自然、与自然界的许多相关因子,抽象概括为“道”。提出“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十八章》)。一方面表达了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能顺应自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相生相随的社会现象。因“有大伪”,故有智慧产生,因“六亲不和”,故有孝慈的形成……。这是人对自然的顺应,是一种规律性的东西,即老子所说的“道”。这一思想虽然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规律,但从社会历史进程来说,却又是停滞的思想。在同书三十八章中的一段可以证实:“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从表面上看,老子对德、仁、义、礼之间的关系都阐述得十分详明,但最后一句却说出了他的原始思想,所谓“失礼者”,实质上是指废弃自然之道后,改变了质朴的原始生活,形成了伦理道德,将是一切祸乱之源。若要根治一切祸乱,便要废弃伦理、礼教,使倒退到原始社会,实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三十七章》)的无为而治的原始社会。这样,从社会发展规律、政治等方面看,就属于停滞甚至倒退的思想了;但从哲学意义上说,却又是纯任自然与天地共融的世界观的反映。在这样的世界观的支配下,便有“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三章》)。在这样的禁欲主义思想影响下,士人们无形中存在着心志淡泊的潜在意识。庄子同样提倡顺应自然,心志淡泊,主张“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庄子·天道》)。这一系列的思想与孔子倡导的仁、义、礼、乐等是完全相背道了。但再从《老子·五十四章》看:“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老子对人的社会责任感,人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观,还是十分理解和重视的。只有具备了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才能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才有社会的稳定,才能保证人民的生活安定。所以,从社会效果衡量道家与儒家的思想,却又有许多相近的方面。无怪许多学者都认为儒道两家的学说是相反相成、互为补充的,通常所说的儒、道互补,即系指此。无疑,这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众所公认的、流传不衰的两大源流。

    这两大源流汇集在一起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对士人们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古之士子从“人之初”到“道可道非常道”,是一个“学而时习之”的过程,儒、道文化的乳汁哺育了士子们的成长。他们一方面以仁、义、礼、知、信等伦理道德约束自身,并奉之为处世立命至高无上的准则;另一方面又用“少私寡欲”,恬静淡泊、洁身自好等清静无为思想,作为品格磨炼的最终目标。于是,超功利、求谐和成了特有的士子们的传统品性。

    纵观古之士子,当入世而达,仕途显贵时,便自觉地恭行儒道,维护礼教;当处世坎坷,宦海沉沦时,又以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是万物之本,看成是人生的最终追求。于是,不期而然地走上了隐逸的道路,过着游心物外的生活。可以想象:这些人对山、林的要求是何等的殷切,一朝有机会营建城市山林时,企盼与自然相融合的心情又是怎样的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