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人居环境建设的本质是实现人和环境的协调,达到和谐共处的境界。人居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方针,也是指导人居环境建设的最高指导原则。本文阐述了现代人对人居环境的要求和湖南省村镇人居环境建设现状,倡导理想人居环境建设,充分体现人的居住理念。
关键字:人居环境 地方特色 以人为本 湖南省

1、引言

  人居环境不是单纯由自然因素构成,也不是单纯由社会因素构成,而是在自然背景的基础上,经过人类的改造和加工形成的。我们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我们的任务就是建立宜人的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的科学框架建立在对环境的基本认识上——我们的居住环境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由各个相关部分组成,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整体环境”与“普遍联系”是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它是开放、动态和变化的。而湖南作为我国的一个农业大省,在有着自己独特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文化蕴涵的情况下应该朝着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和谐方向发展。

2、湖南省概况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南,地处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9′—30°08′东西直线距离宽667公里,南北直线距离长774公里。全省土地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2%,东与江西为邻,北和湖北为界,西连重庆、贵州,南接广东广西,是我国东南腹地。全省辖13市、1个自治州、122个县(市区),在幅员辽阔的三湘大地上,生活着汉、土家、苗、侗等多个民族。2000年底,全省人口656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57.5万人。湖南三面环山,东有幕阜山、罗霄山脉;南有南岭山脉;西有武陵山、雪峰山脉,海拔从500到1500米不等。湘北为洞庭湖平原,海拔多在50米以下。湘中则丘陵与河谷相间。全省形成从东南西三面向北倾斜开口的马蹄形状。境内水系发达,湘北有洞庭湖,为全国第二大淡水湖。湖南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光热充足,雨量丰沛。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6—18℃;日照时数1300—1800小时;降水量1200—1700毫米;无霜期长达260—310天。

2.1现代人对人居环境的要求

  人类对生存居住环境最根本的要求就是生态结构健全、生态系统平衡,适宜于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环境艺术当然也要首先着眼于满足生态平衡的要求,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其次则体现在居住环境的质量标准和文化环境的质量标准。

2.1.1 着力营造“生态美”

  生态结构健全的人居环境,都会给人以一种生机蓬勃的外在美感,即“生态美”。“生态平衡”产生了“生机”(生存的机会,生命力)。生机盎然的环境,产生了“美感”,它使人振奋向上、心旷神怡。反之生态失调的环境,都是生机窒息的环境,都是不美的环境。

  在嘉兴召开的中国人居环境与新城镇发展专家研讨会上,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元端针对当前我国人居环境建设的现状,提出人居环境发展五大战略。其中就提到了生态优先战略并指出人居环境审美的最高境界就是“生态美”。

2.1.2 居住环境的质量标准

  一是数量标准,即“居者有其屋”这是居住的实质基础;二是品质标准,即充分实现居住行为的内涵与外延,追求舒适与安全健康美观的生活享受,这才是居住的实质目的,也是健康永恒的追求。多年以来,对住宅数量片面追求,一味强调住宅的经济性,无视住宅本身的实际要求,结果便是住宅建设落后于现实发展。缺乏长远考虑反而造成了居住质量的恶化和社会财富的浪费。

2.1.3 文化环境的质量

  传统与文化的结合、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人居环境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人居环境事业的发展有赖于传统文化的支撑和科学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和艺术,更是人居环境事业的根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居住区的基本功能中均有不同的文化功能,如居住文化,教育文化,饮食文化,娱乐文化等。在考虑这些基本功能中要贯穿一条各类文化的红线,使它们在满足具体功能的原则下都提高到文化的品位,在公共绿地乃至小品雕塑方面均要具有高层次的文化特征。通过一系列不同文化环境的设计,使人们在教育机构文化,休闲,购物,饮食场所内都感到有一种高文化环境氛围,从环境的内涵上使人们在心灵深处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来陶冶自己情操。

3、对湖南村镇人居环境建设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提出了“控制大城市,多搞小村镇”;纵观我省人居环境发展情势,已经暴露出或隐藏着种种的环境问题,主要有由于环境意识薄弱造成的外界环境影响问题和项目内部规划建设、管理不善造成内部环境影响问题。目前我省小村镇在建设中,盲目照搬国外的建筑风格,“千镇一面”,把我们很好的东西都扔了,很是可惜。

3.1区域小村镇规划不合理布局混乱

  从我省小村镇现状中可以看出,小村镇数量多,规模普遍小,加之小村镇区域布局不合理,导致乡镇企业过度分散,基础设施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第三产业发展不起来。有些地区在村镇建设时片面追求"高、大、新、全",规划脱离实际,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增加了保护土地的压力。尤其是偏远山区,则是规划设计缺乏超前性,村镇内部工业、商业、住宅功能分区不明确,村镇基础设施薄弱,镇容镇貌差,这是我省小村镇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3.2 村镇自然景观退化

  在乡村城镇化进程中,村镇自然景观大量被人工景观代替,自然景观萎缩,直接导致绿地面积减少,自然环境的舒适程度和美学价值降低。如双牌县大量无目的砍伐,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生境类型趋于简单化、破碎化,影响了生物多样性。由于大量的生活、生产废水处理不够甚至不加任何处理直接排入周边河道,造成水体严重污染和富营养化,水体变黑发臭。如发源于株洲市金钩山地区建宁港,流经荷塘区、芦淞区境内汇入湘江,全长10多公里。作为株洲市的五大水港之一,建宁港历史上曾是一条清水港,港水清澈见底,历来就是沿线居民的饮用水源。 然而,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迅速发展,人口增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垃圾杂物等倾泄其间,建宁港水质发生了明显变化,港水变臭,垃圾杂物阻塞港道。一到汛期,上游的水下泻,下游的洪水倒灌,低洼处往往是一片汪洋。1982年,株洲市政府将建宁港排渍工程列入当年该市市政建设8大重点工程之一,工程于1983年底竣工,建宁港区的渍灾问题得到解决。 时至今日,由于建宁港污水从株洲市商业最为活跃的南大门市场、徐家桥市场旁边流过,这里人口稠密,管理难度大,港内成了天然垃圾场,常常造成河床淤塞、水流不畅、臭气难耐,极大地破坏了株洲的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被称为株洲市有名的“龙须沟”和伤心港。多年以来,株洲市政府一直想切除这个“城市肿瘤”,但基于资金不足等原因,迟迟没有下手。这一切是引进项目的不合理带来的环境破坏,也是项目实施时的不科学规划造成的景观损害。

3.3 村镇地方特色丧失

  我省是多民族的省份,如湘西土家族、怀化的侗族、道县的瑶族等。不同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风格。但在现代科技文明的冲击下,这些民族文化特色正面临着走向衰落的危险,如湘西北吊脚楼,其东城区建筑群的扩展不仅损坏了原有的村镇南北主线结构,而且五花八门的建筑式样也掩盖了古文化的内涵。

3.4 村镇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这个问题尤以乡镇企业发达地区最为严重。在这些地方,乡镇企业一般布局分散,规模小,甚至出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之况,又缺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污染治理,因此环境污染程度严重。

3.5 视觉环境污染

  普遍衡量一个生活环境的好坏,还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视觉环境,否则是不可能形成人们对环境产生舒适的心理感受。然而,过去由于设计标准较低或处理、管理不善,电杆木及电线纵横交错;阳台搭建五花八门;晒衣架层层出挑,俗称“万国旗”飞舞;生活垃圾到处堆放,随风飞扬,污水遍地横流。

4、追求生态和谐,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家园

  生态和谐不单单是个自然环境问题,而是关系到城市、村镇等人类生存居住环境建设方向的重要问题。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家园就是要以尊重生态为原则,运用生态科学技术进行规划设计,保持环境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而不破坏其能量、物质循环和生物多样性及地方特色。

4.1 生态建筑的营造

  生态建筑是指按照生态平衡的原理,使人工建筑环境及其所在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从而产生的一个相对稳定的互为依存的新型建筑。人类始终离不开其生存的自然环境,为了适应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人类有意识地开发和改造自然而创造了生存和居住环境,并且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产生朴素的生态环境观。生态建筑的研究已成为生态和谐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人居环境已经成为全世界人们共同的追求的目标,并不断探索和深化。追求生态和谐的不同建筑路线。当前世界范围内,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人们不断地为了创造和谐的生态人居环境而努力。

  在这种环境下,使得建筑师开始重新认识和评判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促使树立新的建筑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些重要的设计思想、原则和方法得到发展,并产生了一些新形式,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建筑流派。如“新陈代谢建筑”、“共生建筑”、“节能节地建筑”以及“高技术建筑”等等。在生态建筑的表现领域中,产生了两条不同的路线:一条路线是“从生态到建筑”,是关于材料再生的生态学理论的发展,这种方式注重环境已退化区域的复原,以及在方案中结合自然,并通过特定的意图体现出来,例如荷兰的希尔沃萨姆大楼,整座建筑仿佛从地上升出,似乎是大地的一部分。

4.2 注重绿色开敞空间和生态绿地系统的构建

  注重绿色开敞空间和生态绿地系统的构建,建设村镇持续发展。既要重视村镇外部的生态环境和绿色开敞空间的建设,如增加绿色廊道、绿色生态斑块、区域绿地和环城绿带、保护带,和增加自然农林绿地等;也要重视村镇内部的环境质量和绿地建设,如增加镇区公共绿地、建设以公园为主的村镇绿色中心、增建以块状绿地、带状绿地为主的小游园和小绿地、强化道路绿化和滨水绿地的建设等(见图1-1至图1-3)。既要注重村镇和区域绿生态系统的构建,形成以区域绿地、绿心、绿环、绿色生态斑块、绿色生态廊道等各种多样性要素构成的完善的自然生态系统,也要注重公园、公共绿地、道路绿地人工绿地系统的构筑,更要重视产业污染和生活污染的治理和循环利用,重视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各种市政管线等人工生态环境系统的建设。只有将村镇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共同构筑成一个完整有机的大系统,才能为村镇的建设发展真正提供一个可以实现持续发展的基础平台。

 

图1-1带状小游园         图1-2 镇区公共绿地

图1-3自然农林绿地

4.3 注重多样化和特色化的建设模式

  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在不同民族的历史背景下有着各具特色的建设模式,因此要保护小村镇的地域和文化风貌。小村镇的环境建设应当因地制宜,尊重当地村镇原有的空间结构和村镇街道的肌理,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

4.3.1小村镇人居环境要多样化

  人居环境特色应是在现有基础上的发掘、保护和发扬,不能生硬的照搬照套,各小村镇应创造切合自身实情和特色化的建设模式,以形成自己相对独特的地域特点和文化风貌特色。在我国建筑传统上,城市、村庄等的聚落选址和民居选址都非常注重环境,大多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越。如湘西土家族的干栏式木构架吊脚楼(见图1-4)就是根据当地湿润的环境气候依山而建的,需要灵活布局高低错乱。又如怀化的侗族建筑——鼓楼、和风雨桥。(见图1-5和1-6)。鼓楼按照建筑造型可以分为:干栏式、楼阁式、密檐式、门阙式、民居式等,其中以密檐式为最多,在绝大多数侗寨中都能见到。密檐式鼓搂下半部像座亭子,上半部像座宝塔。它的下半部内外各有4根大木柱,支撑起一座正方形的大厅堂。亭的四周有栏杆和坐椅,中间是一个石砌的大火塘。火塘是全宅的中心,是联系各个房间的枢纽。鼓楼内部也非常讲究,楼顶上、檐角上和封檐板下都装饰着精美的彩塑和绘画:有飞禽走兽、有花鸟鱼虫、有人物故事、更有大量的侗乡风情画。此外侗族人民在环绕村寨的河流上或穿寨而过的小溪上,建起一座座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花桥。花桥的全部桥身都是用杉木横穿直套,卯眼相接,不用一根铁钉和铁部件,结构极为合理。他们还在桥身上建起一个长廊式的建筑,把桥身完全遮盖起来。长廊上有供过路人休息的长凳。因为人们可以在桥上避风躲雨,所以花桥也被人们称为风雨桥或长廊风雨桥。当然在湖南我们还可以看到宏大的苗寨简易的苗楼等。

  小村镇的人居环境特色还可以是田园型、山水型,也可以是生态型、文化型,还可以是产业型、商业服务型。

  

   图 1-4 湘西吊脚楼         图1-5 风雨桥       图1-6 鼓楼

4.3.2 建造美、审美观点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强调时代感,就意味着审美对象在形式上是会“过时”的。所以,有的学者认为:一旦“流行”,就意味着要过时。这既是艺术发展本身的规律,也有市场的推波助澜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种形式的产品畅销以后,必然很快会出现另一种新形式的产品来与之争夺市场。而从审美心理来看,也存在欣赏者(消费者)对老产品形式的“审美疲劳”现象,希望新形式产品出现。例如,欧式别墅住宅盛行多年以后,现在又出现中式别墅住宅。

  因此,一方面要强调民族、地方特色和优秀传统的继承发扬,另一方面又要跟着时代前进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例如,低层古民居的建筑形式非常美,但应用到现代高层建筑上就有困难。这就需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古典和现代的关系。欧式住宅的受欢迎,必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即审美的倾向性。为此,我们要对“西式”民居和“中式”民居从内容到形式全面地进行比较研究,取长补短、融会贯通,进行“形式美”的创新。

4.4 切实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水平,实现人居环境的根本改变

  人居环境建设的本质是实现人和环境的改善,达到和谐共处的境界。这决定了人居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既要关注居民经济收入的改善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也要关注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如住宅的宽适度、给排水状况、日照通风条件、生活垃圾收集等,还要关注社区环境的状况,如社区组织的建立、社区场所的建设、小孩教育的环境、购物的方便度、文化环境、治安状况、街道美化、公交便利的程度等。既要注意引导市场经济可以自行完成配置的服务设施的合理分布和规模,也要采取多种投资渠道,政府制定规则、框架,按照“谁投资、谁收益”和公平争的原则进行公共物品的建设;注意将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等与居民切身相关的公共设施纳入全镇或区域统一考虑避免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造成的重复建设和规模不经济,注重县、镇、社区等各级公共设施的等级和系统规划的统筹考虑,建设完善的公共设施配置体系;注重监管和保障措施的建立健全,避免因市场经济造成对公共设置的建设滞后。又要搞好一个现代居住区的首要必备条件。 在室外应具备有教育、购物、文体活动、医疗、居民交往休闲、老人、儿童的活动场所、残疾人的通道、停车场及市政等设施用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出现对基本生活质量的追求及对文化的崇尚,家务劳动愈益社会化、人口老龄化!使生活闲暇时间增多,健身娱乐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居住区的生存空间将大为扩展,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生活观念将会渗入居住生活的领域,小汽车拥有量会逐年增加,经济活动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居住区内。 因此,居住区应当留些后备公建用地,以满足日益进化的生活及文化设施的要求。

  总之,实现小城镇的良好人居环境是现代化村镇建设和发展的根本目标之一,也是关系到我国城镇建设长远、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5 人居环境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原则

  不仅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健康、安全、优美、舒适、经济、适用”以及其它多样化的需求,而且要追求人类与大自然的亲融和谐,把人文环境的建设与自然环境的保护协调统一起来。

4.6 人居环境建设需要加强城乡区域一体化建设

  城市与农村人类住区的发展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当前,人为割裂城乡的思想和做法十分普遍。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村镇的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村镇化道路。发展小村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建制的村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结合起来。”这为新世纪新阶段加快小村镇建设,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指明了方向。21世纪城市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城乡关系将呈现新的表现形式。中国的农村与城市将长期并存,我们应重视乡镇规划建设,寻求不同地区小村镇发展的有效途径。“不是将‘城市’和‘农村’作为单独的实体,而是作为经济、社会整体的组成部分”。我国政府指出“城市发展要和农村基层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以城市的繁荣带动农村的发展”。为此,今年“世界人居日”的主题选择了“城市—农村发展的动力”,旨在倡导各国或地区政府的决策者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以实现农村和城市人居环境的平衡发展。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城市的巨大幅射作用,必然会带动周围农村的发展。

4.7人居环境建设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人居环境建设的根本保证。在推动城市建设和环境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完善和健全有关住区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理。

5、结论

  现有乡村的城镇化建设,必须引入景观生态学思想和方法,注重小城镇和城镇体系的景观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形成发展的生态过程与空间格局的内在联系,对村镇人居环境进行整体性规划,创造可持续发展,具有景观美和环境艺术美又具有地方特色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田运兴,李良晨.有关村镇绿化问题探讨.陕西林业科技.2000,pp,36~37

[2]樊明惠.番禺区村镇公园建设与管理思考.广东园林.2002 增刊

[3]孙旭东.浅谈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乡镇企业环境保护.中国环境管理.2003,1

[4]梁华.城镇的绿化观念问题.村镇建设.1998,7

15]吴未.小城镇发展的新思路.国土开发与整治.2000,10(3):176~178

[6]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农村生态环境.2001,17(1):52~55

[7]蓝万炼.农村小城镇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园林.2000,5

[8]肖笃宁:论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框架,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8-14,1999。

[9]肖笃宁、石铁矛等:景观规划的特点与一般原则,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0-46,1998年。

[10]王献溥: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农村生态环境,12(4):32-36,1996年。

[11]薛德升、陈文娟等:有关"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几个概念的辨析,《城市问题》,98.1:14-16,1998年。

[12]张小林 乡村概念辨析 地理学报, 1998 , [ 6 ] : 365~ 370

[13]彭一刚 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4]辛艺华、罗彬 土家族民间美术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