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大学校园绿化可以代表整个学校的精神文明风貌,是提升校内学生综合素养、稳定校园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元素。在大学校园内,绿化管理往往需要多方面的支持,才能保证整个绿化建设的平稳运行。基于此,从维护绿化建设实际效果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大学校园绿化建设中现存的问题,提出了绿化管理的改良措施。   

关键词 高校;绿化建设;绿化管理   

从微观意义上讲,校园绿化是提升校园环境质量、调节学生观感、情操的重要途径;而从宏观意义上看,在高校内部进行绿化建设,不但可以调节校内空气环境,也可以有效改善高校所在城市内部的生态质量。因此,无论从哪种角度考虑,在大学校园内部开展绿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绿化是改善环境的活动,需要不断维护和投入才能稳定生态环境质量,因此,高校内部若要稳定校园绿化建设的质量,就必须具有全局意识,全面提升绿化管理的整体水平。   

1 大学校园绿化建设中绿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完善的规划   
在当下开展的多数绿化建设中,仅有少部分学校是为了提升校园环境而动工,而多数的高校开展绿化建设则是为了配合国家对于绿化建设的宏观指示。于是,这便让多数大学校园的绿化建设都呈现出了一种“统一的”状态,那就是绿化建设和管理都是随机而定的,想到一处建一处,哪怕下一阶段的建设计划与之前的计划出现冲突,管理者也不会注重调整,只是简单排除眼前的施工问题。这种现象不但会降低高校绿化建设的美观性效果,为高校增加许多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还会直接降低绿化管理的工作效率,为执行人员增加许多工作量。此外,少数高校内还呈现出一种状况,那就是眼高手低。在绿化建设的领域虽然有许多技术人员都能构建出高难度且美观的绿化景观,但毕竟高校能够支配的资金量和技术能力都有限,过分的眼高手低只会降低绿化建设的美观性,且基本无法与校园文化相匹配。   
1.2 不注重养护环节   
多数高校管理层人员认为,高校的工作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而并非绿化建设。因此多数管理者在分配绿化管理的工作时,就会只注重绿化建设,基本不在意绿化维护,这使高校绿化在保持了几年后就出现“伪破败”的现象,即绿化景观的基本模型还在,但乔木植物、灌木植物的枝干状态却参差不齐、养分不足,基本难以承担美观绿化的根本建设责任[1]。而在一些相对注重绿化维护管理的高校内,也常常因为管理人员不是特别重视对绿化的研究,从而使得维护期间用药出错、病虫害防治工作不到位、杂草未及时修剪等现象屡屡发生。上述两种工作状态都会对校园绿化造成严重的价值损失,因此这种管理状态必须要及时加以改正。   
1.3 管理团队内缺少专业的绿化技术人员   
高校管理者一般都比较擅长管理学生和管理教学资源,因此,校园绿化工作对管理者而言是比较陌生的,故多数管理者对校园绿化管理经验不足,缺乏专业性,会依照个人经验来进行管理,但这种不专业的管理会明显降低校园绿化管理的工作质量。此外,校园绿化管理团队成员素质参差不齐。多数负责校园绿化管理的团队,其内部人员多为杂工、环卫工人、保洁工人等,专业素养相对不高。这些人员虽然很擅长做一些基层的工作,但是校园绿化管理一旦涉及病虫害防治、植物学等专业知识,这些基层人员就无法胜任相应的工作。因此完全在不专业背景下建立起来的绿化管理团队,其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必然不会达到预期标准。同时,不正规的修剪方式也极有可能会伤害到苗木,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   
1.4 制度不完善,苗木管理不健全   
对于大学校园而言,苗木虽然不属于教育资源,但无论是苗木购入还是日常维护,都需要支出学校大量的活动资金,因此,校园内部的绿化专用苗木就是学校的固有资产。由此可知,高校为了保护好自身资产,本应对绿化管理制订严格的行动制度,从而减少违规管理、破坏现象的发生。但目前多数高校都比较注重构建校园管理制度,而不会特别针对绿化管理进行细致的行为制度编订,这便使得一些学生和绿化管理工作人员都无法意识到绿化维护人人有责,继而在高校内部时常发生苗木损毁、恶意刻字等现象。同时在绿化管理工作中,对苗木的现有状态进行比对分析是一种必然的工作步骤,但许多高校因人员团队和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往往都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全程监管,这便使得在当地骤发病虫害时,绿化管理人员一旦想要调取树木的树龄信息、来源信息,都无从查证。   

2 大学校园绿化建设中绿化管理的优化措施   

2.1 提高大学高层管理者绿化管理的意识   
大学高层管理团队基本上是第一权力拥有者,在高校绿化建设和绿化管理中起到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因此,大学管理团队必须提高绿化管理的意识,意识到绿化管理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保证大学校园未来的绿化建设工作妥善开展,并得到良好的后期维护。1)在校园绿化建设期间,高校管理团队应成立一支专门的监管团队,负责监督和调节各项建设期间的事务[2]。团队内部需要依照绿化建设的具体工作内容将个人责任明晰,确保每一份监管任务都有专门的负责人从而保证高校在开展绿化建设的过程中实现有力监管,高效高质地完成校园绿化任务。2)当高校有开展绿化建设的意向时,必须要聘用专业的设计人员,依照校园现有的空间布局进行科学的规划,避免出现管理层一意孤行的现象。   
2.2 校园绿化设计工作需要体现专业性   
高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高校内部的绿化景观除了要具有观赏作用外,也需要尽可能做到实用,为学生和学校工作人员提供一个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关联点。例如,设计人员可以采用凉亭+绿化带的形式,构建一个可供乘凉的小亭,亭边可以设定一些简单的人工湖、假山、喷泉等作为装饰和完善绿化景致所用;或者在大片的灌木丛中设定一片空地,加入一些休息椅、木椅供学生和教职工休息。这样一来,学生和教职工就能随时与校园绿化亲密接触,从而有效体现出校园绿化舒缓身心、维系健康的作用。   
2.3 校园绿化建设必须要贴合校园文化   
在高校环境中,绿化是校园实体的外在表现,而校园文化是一个高校的精神所在。将高校校园文化与校园绿化进行有效的融合,能够为校园绿化赋予一丝“灵魂”,而校园文化在实体环境中,也能够被突显。如此一来,校园绿化的建设就必须要参考校园文化,例如勤奋、坚强、勇敢等精神文化,就可以用坚挺的松树和挺拔的乔木来体现,高校校训也可以通过景观来展现,进而用景观建设体现学校特色,做有识别度的校园绿化。而若要体现更加深入的文化效果,就需要聘请专业人员来对景观进行专业设计,争取让校园绿化无声无息地传达文化思想,完成真正高水平的融合[3]。   
2.4 绿化植物的选择需要考量当地自然环境   
植物往往对土壤、环境、供水量和季节都有着特殊要求。例如,苔藓植物喜湿,易在阴凉的地界中生长;而乔木植物则多数不喜湿,喜阳光,在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下能够生长得更加迅速和健康。这些都是高校绿化管理团队在选择绿化植物时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在选择植物种类时,不同植物可以在不同季节中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特征,这些都是需要在绿化美观层面中着重考虑的问题。而在中国,植物害虫具有成群出没或在某种特定的季节和时间段内易出没的特征,因此在选定植物种类前,技术人员也需要充分地研究该植物的习性和状态,直至排除掉所有的不利种植因素,最终才能完成植物配置,提升大学校园内绿化建设的综合质量。   
2.5 重视绿化管理中的后期养护,及时喷药施肥   
在园艺界有着这样的说法,即“三分种植、七分养护”,这说明了绿化管理中后期维护工作的重要性。而以校园绿化为主的维护工作则多分为两类,即喷药除草和浇水施肥。1)喷药除草需要按照植物特定的生理习性进行操作,先修剪然后除去土壤中的杂草,而后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否浇水和喷药。药剂以不具毒性的药物为主,非必要时不使用强剂量和高毒性的药物[4]。2)浇水施肥需要绿化管理团队内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植物生长状况和土壤状况进行选择和配比,尽可能以生物肥料为主,药物肥料为辅。一切以专业人员的意见为主,一旦出现疑难虫害,应直接与城市内部的绿化专业机构取得联系并寻求更高质量的专业帮助。   
2.6 各高校之间应该加强技术交流   
虽然高校绿化建立在校园内部,但绿化管理和绿化维护的范围是没有限制的。高校虽然在遇到一些问题时可以寻求外部团队的帮助,但长期来看这种方式明显会令高校增大经济支出。因此高校内部应着重培养属于自身的绿化管理技术团队,在现有的团队基础上招收一些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对现有团队成员进行专业知识再培训,组成一支更加专业的绿化管理队伍。同时,高校应加强与其他高校之间的信息联系,要求管理团队密切与其他团队进行交流,针对高校绿化管理和绿化建设取长补短、互相借鉴,直至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交流平台,从根本上提升高校绿化管理技术水平。   

3 结语   
以大学校园的绿化建设和绿化管理为主,首先分析了当前绿化建设和绿化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详细探讨了一些有关绿化管理的优化措施。高校若要在未来实现高质量的绿化管理,就必须要加强高层管理者对绿化管理的重视,培养绿化管理专业人才,深入有关植物特性的研究,加强与外部专业机构的技术交流,不能抱着内部发展内部解决的心态,而是要将绿化管理跳出高校的范围,以更高的视野来审视高校绿化的重要性,真正以维护绿化、增加绿化美观性作为主要的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兰.浅论高校后勤园林绿化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高校后勤研究,2009(4):156-157.   
[2]薛少清.高校绿化管理模式与养护管理对策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41):194.   
[3][3] 谢京杭.影响高校校园绿化养护管理的因素及解决策略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195-197.   
[4] 高弦.园林施工及养护管理特点及有效举措――以南京理工大学校园中心广场绿化工程为例[J].绿色环保建材,2016(11):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