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相关内容,做了简单的论述。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通过构建排水系统、洪涝调蓄控制系统等,集成各子系统,实现雨水资源再利用和其他功能,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基于此,加强此课题的研究,有着必要性。

关键词:风景园林;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洪涝治理;景观设计

现阶段,各地区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将洪涝治理,作为主要内容。为解决洪涝治理和园林景观设计之间的冲突,推广新型雨洪控制利用,从实际效果来说,有着不错的成效。现结合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新型雨洪控制利用,做以下分析,提出设计建议。

一、新型雨洪控制理论

从城市雨水管理角度来说,主要经历水量管理、水质管理、可持续管理阶段。新型雨洪控制理念为消减径流,使得雨水能够最大程度上渗入地下与蓄积利用,采取滞留手段,实现补充地下水以及修复水循环等功能,重新塑造水文环境。新型雨洪控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SUDS、最佳管理措施BMP、低影响开发LID等内容。

二、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的优势分析

以各大城市均面临的雨洪问题为例,采取提高排水系统水平或者重建排水系统等方式,虽然能够起到控制内涝的作用,但难以真正的解决此问题。可持续的雨洪控制,通过模拟自然环境状态下的水资源情况,发挥地表植被的作用,降低雨水存续,改善雨水污染问题。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利用新型雨洪控制,要从位置选择、生态环境评估等方面入手,做好设计把控,加强雨洪控制的作用。

三、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新型雨洪控制利用

以某园林为例,构建雨水收集系统,总蓄水量在130万m3左右。工程设施以景观路面以及下沉花园等方式呈现,达到了节水与养水目标。在园区内部,设置1个雨洪集水池,池子容积为7200m3,实现了雨水资源回收再利用,能够节省300万m3的自来水用量。现结合此园林设计实际情况,对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相关内容,做以下论述:

(一)园林道路设计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术的应用,集中于道路设计。以美国为例,其实现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和雨洪控制利用的结合,建设绿色街道体系。通过采取雨水花园措施,实现雨洪控制利用,减少了城市雨水管网建设投入成本,对拉动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作用。总结相关设计经验,在设计风景园林道路时,为实现雨洪控制利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道路渗透沟。需要注意的是,在设置道路渗透沟时,要结合所在位置与功能场地的实际情况,结合绿地雨水过滤情况来设置。若路面较硬,渗透沟距离要控制在20m左右。对于停车场区域,可选择植草砖停车区域,设置沥青车道和穿孔管,实现集水,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2)渗透性铺装。为解决地下水回灌难题,可利用渗透性铺装的滞留与渗透功能,有效的控制。此措施的应用,能够实现年径流量控制的作用,可控制在85%左右,增强土壤的保水性。

(二)建筑物雨水系统设计

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新型雨洪控制,多通过设置雨水花园的方式实现。利用植被的滞留水作用,能够实现雨水渗透。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土壤特性与植物特点等,合理选择植物,使用灌木或者花木等,实现雨水渗透,控制雨水径流量。较为常见的雨水花园,其结构如图1所示。利用砂层和砾石层,通过设计穿孔管,实现雨水收集。利用排水管,能够排出积水,实现雨水回收再利用。

(三)人工湿地设计

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新型雨洪控制利用,采取设置人工湿地的方式,借助各类基础设施,比如净化池、清水池等,能够实现雨水收集以及利用。通常情况下,人工湿地系统主要包括净化槽、净化池等,实现雨水收集和排放,净化土壤入渗雨水,减少雨水污染。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低影响开发LID理念的应用,针对暴雨造成的径流与污染,提出采取分散措施,比如可渗透路面和生态植草沟等,来控制雨洪规模。在人工湿地设计时,运用此理念,要做好详细的调查,合理选择湿地位置,减少了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四)雨洪控制利用效果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利用雨水控制利用技术,借助地表植被,能够减少自然灾害的控制,包括水土流失和洪灾等问题,能够减少水资源污染问题,降低排水系统循环负载。总体来说,开展风景园林设计,要加强水资源、土地资源等有效结合运用,来增强雨洪控制利用的作用。在雨洪控制利用体系中,包含着各分支系统,比如排水系统和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系统等,需要合理设计,集成各子系统,达到资源优化利用的目标[2]。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现有的风景园林设计案例中的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来看,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实践时间较短,加之各地区实际情况不同,因此还需要加强技术研究,强化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勇.谈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术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2015(4136):145-147.

[2]王丽.新型雨洪控制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标准[J].中国标准化,2017(0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