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现代生活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日常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引入“绿色”这一概念非常必要。通过在道路、城市中心、居民区等车辆人口密集区域建立带状的生态园林系统,以绿道的形式补充与完善城市功能,既可有效改善城市道路环境,美化城市整体形象,又可提升人们生活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生态绿道;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应用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给人们提供便捷与舒适生活的同时,却对生态系统与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将生态绿道运用于城市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当中是解决此问题的方式之一。 

  1.“生态绿道”的内涵 

  生态绿道是指能够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与提供人们户外娱乐的线性廊道。它主要涉及四方面的内容:①节点园林景观:包括绿道广场规划、绿道进出口规划、休闲公园规划、驿站规划等。②绿廊园林景观:即对景观植物(乔木、灌木、地被花草等)进行规划设计。③慢行交通景观:指非机动(自行车道、步行道、综合慢行道等)车道的规划设计。④服务设施景观:包括城市系统内所涉及的市政设施、商业设施、安全设施、生态维护设施等服务设施的规划。 

  2.“生态绿道”对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作用 

  2.1有助于完善生态系统 

  通过建立生态绿道,整合绿地,连接多样城市资源,将城市内各个独立的部分连接起来,建立连续的、规模性的、可持续发展系统。通过绿道的建设,恢复城市中被道路、建筑或河流阻断的生态系统,完善城市功能。 

  2.2有助于提高生活品质 

  通过生态绿道的建设,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建立绿色的出行方式,人们可以沿蜿蜒的滨水步行道路散步;可以骑行穿梭于林间道路;可以在健身与运动场地活动等,促进市民较为低碳环保型生活方式的养成,为人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2.3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 

  首先,利用植被、花草塑造绿道骨架,吸收城市污染物,美化环境,体现城市形象。其次,通过绿道的连接将各类城市空间有序整合,使得人们的出行生活更加舒适便捷,有利于发展与提升城市综合环境。再次,通过创造符合地域文化特色的绿道,可以增加城市的识别度,打造城市名片。 

  3.“生态绿道”有效应用的具体措施 

  3.1完善绿道建设体系 

  根据国外先进的经验与研究成果,补充建立属于我国的生态绿道管理制度,将绿道规划引入我国城乡规划中,从“社区――城市――区域”3方面分层次进行规划。根据社区居民与附近道路要求,由点到面扩展为整个城市,最后发展为整个区域的有机连接,实现“微观――中观一宏观”3层面的全方位建设体系逐步确立。 

  3.2根据城市地域特点设计 

  规划时首先要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道路布局、自然状况、人文风俗因素等,通过对这些情况的详细了解,将绿道与城市原有资源相结合,既节省建设成本,又可保护当地人文特色,在设计上符合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达到改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水平的目的,有效实现其传承城市文化的功能。 

  3.3整合破碎生境 

  现代城市化的大规模发展使得我国城市盲目扩张,这势必造成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而绿道的引入可以很好地解决此问题:一方面将城市生态体系中原有资源,如物种、河流水源、广场、公园、山林等通过绿道规划联系在一起,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在原有生态环境基础上引入新的物种(多种动物或植物)及扩大绿地面积,实现生物的多样性。 

  3.4完善配套设施 

  根据场地条件设置服务设施,优化服务半径,增加标识系统、信息系统、应急救援系统、照明系统,最终实现方便居民、游人、市民的目的。因绿道交通以步行、自行车、游船、观光车等慢行方式为主,故绿道设计时要合理设置交通设施,完善绿道功能,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敏感性强地带的绿道周围加强交通维护,建立地道或天桥来分散车流与人流,建立护栏减少人们的进入与活动,改变步行绿道的方向来减少对环境的干扰,解决生态与人车之间的冲突。 

  3.5注重人性化、多样化服务 

  将更多的人性化服务加入规划设计当中,根据每个区域的特点进行构思,增加其生活服务功能,如在人流量或车流量多的地方,通过绿化隔离出较为宽阔的步行绿道,减少安全隐患与环境污染;或者在城市中心的绿道可以加强对娱乐健身器材、座椅休息的配备;或者将绿道花卉布置成城市标志、人文造型等,美化环境的同时可以增添城市的个性化色彩,打破单一性,实现多样化服务。 

  4.结语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推进的过程中,一方面是生态的严重污染与生活环境的恶化,一方面是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两者的相互作用下势必让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者将“生态绿道”规划纳入进来,不过我国的生态绿道规划才引入不久,还需要结合我们本国的情况来补充和修正,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与人民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