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对城市公园设计中景观规划方法的实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公园设计;景观规划方法;实现 

  1 城市公园的生态景观布局的原则 

  1.1多样化原则 

  就公园的策划而言,景观一定要保持丰富多样,不能仅仅存在一种或是两者物种,这构不成景观,也会丧失了公园观赏的意义,同时在布局上也要相对的有所变化,比如斑块的变化、类型的变化、格局的变化等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欣赏,并展示本城市的文化内涵。由于纷繁复杂的环境差异才能够形成整个环境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各种景观彼此之间的差异才能够使其尽量的发挥其长处,形成资源的互补。 

  1.2 整体化原则 

  就城市的公园中而言,不是单一的展示自然景观,也不是简单地表现人文特点,而是两者的紧密结合,彼此之间相互映衬,显现了现代城市的特点,所以说将生态的管理和规划是要与文化知识相联系的,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景观实施剖析,然后再整体布局。另外在布局的时候还要考虑当地的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风俗习惯等等。 

  1.3 保留自然属性的原则 

  就城市公园而言,尤其是指森林公园,一定要在不丧失景观的自然属性为前提的情况下实行策划。只有将自然景观(湖泊、山脉、森林等)所特有的属性保留下来,才能够对其进行适当的利用开发,这样才能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否则将会产生无法弥补的错误。 

  1.4 景观差异的原则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也是世界上物种千千万万的缘由,那么自然景观也不例外,有其自己的独特之处,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结构和作用上。所以在公园的策划中,一定要保持其原有的特性,这样才能真正的体现其价值。 

  1.5 全局兼顾原则 

  在城市公园内部的景观的策划也要讲究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将其作为策划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这样才能够持续不断的进行利用,否则将会对当地的环境产生影响,并制约经济的发展。景观并不是一个植物与一种文化的结合而成的,而是一个集合,一个整体,那么在策划的过程中,在尊重其自然性的同时还要从整体角度出发,兼顾整体效益,在布局的时候在考虑其适应能力的同时还要考虑其功能效果是否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 

  2 城市公园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2.1景观布局的规划设计 

  起初,按照保留景观的自然属性优先进行的原则,将城市公园中的一些基本的位置明确,也就是在布局上本来存在的部分自然的植物要继续保留下来,将原来存在的水道、水系以及重点的斑块物种布置成绿色的廊道,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增强景观变化。另外,将部分人工种植的地带或者是原有物种的附近地区更或者是廊道的四周,布置成面积适当的斑块,这样就丰富了公园内部的景观,同时还起到了保护物种的效果,可谓“一举多得”。就这些斑块而言,面积比较大的可以作为休闲的场地,小的可以作为是娱乐的场地。 

  2.2 本底层次的规划设计 

  就本底而言,只要就是指斑块的面积没有超过相对面积的景观,这部分内容的衔接性能特别强,常常是作为景观的背景而存在的。由于它的衔接性能特别强,所以在整个景观中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所以在绿化的过程中,将本底运用进来,能够增强其紧密程度,同时瑕疵出现的可能性也就降低了。 

  2.3 斑块层次的规划设计 

  在公园景观而言,构成斑块的基本上全部是由不同作用的活动地带以及小面积的绿地等构成的。由于城市中经济发展速度快,所以汇集了许多人口,那么能够绿化的空间就受到限制,当然公园大的空间也就受到限制。基于这样的情况,就要增强绿化的质量,从而达到预定的要求。其采用的方法包括将在绿化带上将适当的生态元进行调整,扩大公园内部景观彼此之间的差异,增加物种,以达到稳定环境的目的。 

  2.4廊道层次的规划设计 

  对于这个层次的策划以及管理实际上就是对城市公园实行绿化网络的建设。其绿化网络的策划将会对城市的道路以及绿地的布局有着严重的影响,也是城市中生态系统是否平衡的一个关键性的指标,还是城市布局中所要参考的重点。就公园景观的策划,其廊道的景观通常应该涵盖了休闲景观、道路、环湖等绿化带。廊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会对城市景观的衔接性能产生严重的制约,也可能会对斑块彼此之间的能量、物质以及物种产生制约。景观彼此之间还存在着强烈的联系,比如自动调节能力十分微弱的生态元常常会布置在廊道的附近,这是由于它能够廊道与附近的景观产生反应,从而增强生态元本身的调节控制性能。 

  3 结语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上升的时代中,想要建立一个景观纷繁复杂、生物多姿多彩的城市公园是特别困难的,不仅要遵循其各自生长变化的规律,还要注重在策划中的整体布局。将每一个层面的策划管理都做到最好才能发挥绿化真正的效果,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环境的美化,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参考文献 

  1 闫明.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J]. 科学之友, 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