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城市发展和演变, 城市园林景观已经成为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之一。积极从城市的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不仅增加了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让城市历史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韶关市政文化建设就是以文化彰显城市建设特色,使城市文化和园林景观有机结合,是城市文化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表达与体现。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文化;市政文化建设;文化传承

  一座城市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城市建设的形象来决定的。其所构成的风景,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感官,更为人们营造了特定的文化情结。近年来中国城市的景观规划,受到西方文化浪潮的猛烈冲击,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得地区之间的差别逐渐缩小,如何融入本土特点的文化元素已成为景观设计中备受关注的方面。

  1 城市文化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现状及建设途径

  1.1 城市规划建设中城市文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期,城市规划在过去的数年里对城市建设和城市面貌的形成起到很大作用。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昔日各具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渐渐遗失,取而代之的是趋于同一的城市景观。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和长三角,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城市连着城市,高楼工厂绵延不断,过去的江南水乡、岭南民居,白墙黑瓦、小桥流水,如今已被钢筋水泥的摩天大楼所覆盖。风景园林规划追求现代化、国际化,而忽视了城市的历史。许多城市建设的步伐很快,但是文化保存意识淡薄,一些有历史的景观保存下来的很少。历史人文景观正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所在,如果具有的历史景观都毁掉了,后人再想去研究和追忆这些东西,就没有实物可见证了。

  1.2 现今园林规划中城市文化的建设途径

  园林作为一种文化,就不能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其实,传统是历史长河中的产物,它的价值并不在于它那激动人心的过去,而是在于它对现代社会的实际意义[1]。如师出江南园林的苏州和无锡在利用城市历史塑造城市形象上就不同。苏州将城市装点成精雕细琢的园林博物馆,无锡则凭借一汪太湖而获得“鱼米之乡”的美誉。

  俞孔坚说过“我追求的景观规划设计是突出当地的文化和乡土特色。”独特的文化来源于独特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所以,要有和谐的城市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城市的自然的特色,保护自然和因之而演化而来的文化特色[2]。在景观规划中把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路灯、栏杆等园林景观元素等都当作传承特色文化的具体载体,通过它们使城市特色文化充分展现出来,使城市的人文景观、建设工程,不再是简单的钢筋水泥砖块的堆砌,而是深厚地域文化的释放。如中国第一个工业主题的公园——广东中山岐江公园的规划,原址是文革时期的一个旧造船厂。规划方案是利用旧厂房把造船厂场地的精神留下来,把机器变成符号、变成雕塑艺术,用铸钢来铺地。塔吊、铁轨、变压器改造成雕塑和小品。这些遗迹承载着历史,景观设计要把它反映出来。城市的历史文化使得城市区别与其他城市,充分挖掘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物和文物依存的周边环境,是树立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重要的途径。

  2 韶城市政文化建设

  韶关是广东省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泛珠三角区域最繁华的古文化立交桥”。韶关由于北界五岭,锁钥湘赣,南扼北江,咽喉交广的交通要冲地位以及优越的自然环境,历史上是五岭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军事战略的要地,孕育和发展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历史文明,有“古虞名郡”的美誉[3]。我市在市政文化建设中,注重保护历史景观,突出鲜明的城市个性和文化特色。

  2.1 挖掘本地历史文化底蕴,探寻文化元素与市政建设的结合点

  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城市。不同地域有各自的文脉,通过学习、研究地方志可以了解古代的文化。通过收集现代资料和实地踏查又可以了解发展的情况。再把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拧成一股绳,便可发现藉以创造城市景观特色的因素。韶关在城市建设中充分挖掘本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努力寻找城市建设与文化建设最佳结合点。将城市特色文化这些内在的抽象的无形的东西进行外在化、形象化、固体化,从不同侧面彰显出我市的特色文化。将历史文化脉络巧妙融合在现代园林规划建设中先后建设了雕塑长廊、灯景长廊,市区绿地 “关帝楼惨案”雕塑等,既给市民以美的享受,又给后人留下了对历史的追忆。

  市政文化建设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主题充分展现出来,做到历史文化与景观建设的和谐统一。有利于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彰显城市建设特色,提高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2.2 传承城市历史文化,打造市政文化建设新亮点

  从城市的发展史来看,城市一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者。文化传承即群体内部或群体之间通过语言、文字、符号及大众传播媒介将前人的知识和经验代代传递,在园林景观中就是将自然景观元素和人文景观元素艺术化的融入景观设计中。《韶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提到:公园建设在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和提供休闲场所的同时,应突出韶关多元文化交汇的文化特色,为弘扬“马坝文化”、“仰韶文化”“韶乐文化”、“禅宗文化”、“风度文化”等创造空间和环境[4]。韶关的市政文化建设结合城市自身的实际条件,利用城市个体的特色景观元素,紧紧把握城市历史“文脉”、“绿脉”、“水脉”,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稳定的绿地系统结构,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体系。

  首先是景观元素的保留,保留原场地具有历史内涵和身份特征的景观元素,再将其有机的组合起来,从整体上反映出历史身份及特点。如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机关旧址及历史陈列馆的规划保护;“北伐战争纪念馆”周边碉堡群和“余汉谋公馆”的保护和利用等。再次是景观元素的艺术化,如市政文化建设项目中将旧中国航空制造业起步初期维修制造基地——中山公园,设计复兴腾飞景点,借此点题让人们了解中国航空业的发展历程;将粤汉铁路在韶关的历史融入帽峰大桥景点建设中。在武江河堤改造融入本地文化元素,规划设计“仙桥古渡”、“客家源流”、“北江源”等文化景观节点。“仙桥古渡”景点结合明代知府陈大伦梦游芙蓉山,遇仙得桥名的历史典故,结合韶关三大税关的历史,再现古(济川津)渡口的繁华景观:“客家源流”则是表现客家风土人情;“北江源”展现的是北江文化为珠江文化的源头,韶关北江文化遗存丰富。在珠江文化与原文明的千万年碰撞对接中,使得韶关的历史文化相较岭南其他文化如此的充满了错综的交织、突兀的辉煌与错位的神奇。

  城市风景园林规划工作就是应通过城市规划的引导和调控手段把城市特色文化表达出来,将城市的硬件都当作传承特色文化的具体载体,更好更有成效地推动城市特色文化的营造展现。

  3 结语

  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魅力不在于它有多少高楼大厦,而在它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于城市来说,采用了具有文化特色和艺术特征的景观表现,成为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的一个易于识别和记忆的符号,这有利于丰富城市的文化印象、强化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景观规划展现城市特色文化的方式还有很多,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学习研究,以有机的更新推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过元炯.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 俞孔坚.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动向——文化线路 [J],城市问题,2005(4)

  3 梁健,何露.韶关印象历史与文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4 韶关市人民政府、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韶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M],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