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作为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和环境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自始至终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如今,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对于整个地球的环境已经造成了不可磨灭的损害。地球上的现存湿地,发挥着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类生活环境水平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湿地景观的设计作为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必要途径,不断地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对湿地景观设计方法提出探讨与分析,对目前我国湿地景观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案,并对其各方面总体与专项设计予以具体叙述,明确湿地景观的设计方法。 

  引 言 
  湿地景观的设计俨然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自然社会建设科学,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湿地类型最全,湿地丰富的国家之一,湿地的设计成果显然位于国家建设环节当中的突出地位。然而经过我国对于湿地面积及其具体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湿地的面积正在处于逐步减少的趋势,湿地的功能也越来越得不到保证,湿地环境所受到的压力在持续增大,生态失衡、物种减少等现象,都成为了湿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所在。 
  我国湿地景观现状 
  根据资料调查,2004年2月份在我国山东桑沟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我国最早的国家级湿地公园的建设。国务院办公厅于2004年6月第一次正式公布关于国家采取多样措施,实施对自然湿地的保护与抢救的相关文件。这标志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中国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优越的文化思想与我国传统思想予以结合,外国引入的先进规划设计技术大量涌入我国,国家不仅仅是从思想认识上开始注重我国湿地建设与保护,同时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从分带动了湿地景观保护、开发以及建设的进程。自此,我国各个地方均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建立湿地保护区域和各类湿地公园。随后的几年发展,我国国家级湿地公园每年都在不断建立,始终处于递增式的生长,我国湿地景观的建设技术和设计水平也呈现不断提高的态势。 
  湿地设计理念概述 
  通常情况下,湿地景观的设计需要以当地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状况作为建设基础,明确设计主题和色彩突出的内容,结合湿地现有的经管结构、动物植物的生态群落,具体营造出一个“林水结合”,相互呼应、彼此结合的湿地景观。发挥其综合性的生态效益,提高其文化价值,对当地的野生动植物要以保护为基本目标,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共同发展。首先,要遵循生态多样性的原则,顾名思义,在湿地设计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保护生物的生息场所,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尽量避免人类对于动植物自然生长的干扰,坚持科学规划。其次,国家之所以建设生态公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对湿地生存环境中的动物和植物予以保护,因此,在建设的同时要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对当地湿地生态系统进行合理利用,力争保持生态系统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再次,则是需要尊重地域文化特色,在湿地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予以尊重态度,当地的特色文化作为其重要标志,湿地的设计必须尊重其地域文化的特征,挖掘出新的时代内涵。 
  总体与专项设计 
  根据湿地当地的生态资源与社会效益,应再设计上针对湿地的功能进行分区与规划,可以分为生态保育区、湿地展示区、游览活动区、管理服务区来分别执行湿地建设项目当中,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对旅游文化的开发以及相关管理服务的功能。首先通过这样一种系统化的设计方法,对湿地进行整体设计规划,再逐步落实相应的专项设计,有利于湿地建设效率的有效提高。而湿地的专项设计,则需要在自然系统环境、生物环境和休憩娱乐环境进行分别规划。第一,水环境通常是湿地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湿地的核心水域与周边水域需要呈现连通效果,并且要保持水域的完整性,并需要注重对水域的保护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第二,动植物保护的专项规划,分别对于湿地的植物群落和湿地动物保护进行规划。植物的保护重在湿地生物环境的营造与维持,要保持湿地水域的深度、水底土壤的基质、水域的流动性和土地的营养程度。对湿地动物的保护旨在对动物栖息地的保护、食物来源的保护并减少人为干扰与狩猎的不良影响,珍惜动物设置保护区,设置相应的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湿地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良好的环境。第三,休闲游憩的专项规划,也就是在湿地指定区域当中,为旅游者提供相应的休憩娱乐设施,让人们能够回归自然、体验湿地、修身养性,同时获取湿地相关自然知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自然。 
  结语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它同森林和海洋被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同时又是陆地上干旱半干旱、森林、湿地和山地四大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的生态功能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综上所述,湿地景观的设计需要纵观湿地整体构造并结合相关环境,对野生动物和植物均起到相应的保护作用。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发挥湿地建设的重要功能,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