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园林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包含有多种要素。现实生活中,如果在对园林进行设计的时候,能融进错觉艺术,将使园林艺术作品更生动有力,并使内涵更加丰富。本文对园林中几个错觉效果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园林设计;错觉效果;应用
  1 视觉错觉效果的应用
  现实生活中,人们总客观地以为,肉眼看到的现象就是真实存在的现象,而实际上,在园林设计师的妙手设计之下,我们经常会产生错觉。比如,在假山公园里那些形象逼真的石头,乍一看,还以为是真的石头,而其实却是园林设计师用混凝土制造出来的;在游泳池里,可以看到池里的水真绿呀,绿得像翡翠,而事实上,那是设计师在水池壁上涂了色彩鲜艳的绿色涂料。这些都说明了设计师应用错觉效果,让人产生一种遐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园林设计中同样离不开高科技的设计手段,比如昆明民族村的人造大梧树,呈现给人一种壮观的场面,让人叹为观止;云南昆明世博园里的人造摩崖石刻,谁也没有想到,这里原来是进行人工开采,而后留下了一些缺陷,不过,在设计师的设计下,变成了如今的奇观;而全国十大名园之一的扬州个园,拥有春夏秋冬四季假山的奇景,在春山里,以石笋代替春笋的写意,在冬山中,则以雪色的石英石来表现皑皑白雪的寒冬景象,让人流连忘返;更有那普通园林的拐角处或者围墙边,常画有些许山石、竹子,恰似一幅写意山水画,惟妙惟肖。这些,都是园林设计师对视觉错觉效果的应用,让游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 空间错觉效果的应用
  2.1 通过空间的对比手法
  这个手法在错觉中占着重要地位,这种手法是通过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个性差异的物体进行同时安排,以求通过开合对比以及空间大小,使自己的个性更好地展现出来;或者也可以采用欲擒故纵的手法进行设计,为了达到渲染园内主要景区的目的,可以在通往主要景区的路上,人为地设置一些小空间,通过空间的对比,起到烘托主园的目的。
  2.2 通过景深的手法达到拓展空间的目的
  比如在水池的横线和纵线上留出二条足够长的透视线,这样,会使游人产生一种错觉,能够感受得到水面宽阔许多。
  2.3 在水池中进行水尾处理,同样可以使游人产生空间的错觉
  这个手法常用于一些古典园林,古典园林的水池,即便是很小的水池,对水尾也处理得很好,设计师经常会在水尾处设计出或绿树掩映、或小桥流水的布景,从而使游客产生一种雾朦胧的感觉。
  2.4 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手法来拓展空间
  许多园林因为受到面积的限制,或者为了保留园林的私密处,经常会设置出游廊或者围墙,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容易使人产生压抑、沉闷的感觉,因此,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园林设计师总是在围墙上设置出一些或真或假的窗户,在窗户上画上一些花鸟画或山水画,或刻上一些名家诗词,这样,游人在观赏景点时,容易被这些所吸引,从而产生了一种空间的错觉,觉得空间没那么狭小。
  3 意境错觉效果的应用
  在园林设计中,不管是私家园林或者是皇家园林,经常可以看到意境错觉的应用。为了对园林的主题进行升华,营造一种意境来提炼主题。在皇家园林里,为了表达人间仙境,一般以蓬岛瑶台作为主题,蓬岛瑶台上是以“三仙一池”的格局进行布置,而颐和园与建章宫也是采用以上这种手法进行设计;私家园林里,大部分以退隐山林以及世外桃源作为主题,通过这类主题,表达园林主人对恬静舒适生活的向往,对尘世喧嚣生活的厌倦;而在寺观园里,则大部分营造出一种神仙的意境,比如位于河北的普宁寺,它的北半部分是“藏式”风格,以桑耶寺的风格作为模仿依据,南半部分为“汉式”风格,是采用“伽蓝七堂”的布局方式。在这类建筑中,赋予一种宗教色彩,把向往中的理想境界通过建筑来表现。而位于四川的古常道观,则是在往道观的路上专门设置了一些小型建筑,接着利用“五洞天”“迎仙桥”等一些小型建筑,烘托出了人间仙境的场景……以上这些意境的渲染,让游客能够置身其中,流连忘返。
  4 声音错觉效果的应用
  声音错觉应用是错觉应用的一种,在扬州个园的冬山中,里面的冬山庭院对声音错觉应用得非常巧妙,这里,园林设计师为了给游客呈现一个冬意盎然的景象,故意在墙壁上开了一个圆圆的小孔,每当微风徐徐吹来的时候,这股微风在穿过圆孔的时候,游客可以听到北方呼啸而过的声音。又比如在拙政园庭院内,设计师在院内设计了一个小金鱼池,金鱼池旁边种满了芭蕉树,游客游玩到这里时,虽然天上没有下雨,但仍能体会到雨打芭蕉的意境,这也就是错觉产生的效果。不仅如此,在我们生活当中,仍可以把流水的声音、鸟儿的欢叫、树林发出的哗哗声等等,都可以在园林设计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5 总结
  总而言之,在园林中巧妙地对错觉的手法进行应用,不仅可以节约成本的开支,还可以使园林作品显得更生动有力,使园林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展现出更丰富的艺术魅力,从而达到出乎意料的效应。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