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摘 要:本文对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并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方法,以期为建设和谐生态环境尽一份努力。 

  关键词:城市绿地景观;理论;方法 

  1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 

  1.1 生态原理 

  绿地景观是存在于人类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绿地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中包括了纯粹的人工生态系统、半人工半自然生态系统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从宏观上来看绿地景观,研究的是基质、廊道以及缀块之间的结构、组合与格局的规律,并将这种规律进行空间上的组合,而这种空间和组合上的改变,不但要服务于人类,同时也要考虑到一些其它因素,还要服务与自然界的其它生物。从中观上来看则是要建立起一个人与自然万物相和谐的生态系统。至于微观上,则是要打造出以人为中心的绿地环境,让建筑与各种绿地景观处于和谐、自然的状态。 

  1.2 形态原理 

  以绿地为主建立起的生态系统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古代就有“地有佳气,随土而生。山有吉气,因方而上,气之聚者,以土沃为佳”的说法和“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绿地景观的具体表现就是各种各样的绿地形态,这些绿地形态是所有组成绿地景观的空间、比例、秩序、地质、色彩等元素的总称,而组成绿地景观的个体则是各种各样的街头绿地、专用绿地、公园、道路绿化、风景绿地等。 

  1.3 文态原理 

  文态代表的是一个地域的内涵与总体特征,其中所包含的是该地域的人物风貌和物质形态,同时也是发展历史的根源。而城市中的文态性绿地景观就是以建筑布局为导向,以该城市的人文风格为基调,并综合的展现出秩序之美的以后总城市绿地景观。它主要是由建筑、绿色植被、山体河流、街道等物质及人类的活动所组成的。这里不但有有形的物质参与其中,同时通过这些物质寄托了某种或多种感情,能够勾起人们的回忆与联想或起到教育、纪念的意义。 

  1.4 心态原理 

  绿地是组成人类生活环境的基础,其关心的主要是对人的服务,而绿地景观所重视的更多的是人类的身心健康与生态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首先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关心如何将绿地环境设计成人类相互理解的空间;其次是采取人性化的设计,探索如何在不同的环境、层次、地域、人群中来设计空间环境的特征;最后则是如何在不以人类为主的情况下,进行一种尊重自然的绿地设计与规划。 

  2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方法 

  2.1 遵照生态原理进行规划 

  建设符合生态原理的城市绿地景观,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坚持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城市绿地景观的建设,只有构建其相互联系的系统性网络,才能将整个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发挥出来。其次是要坚持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即确保城市绿地景观中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以及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2 遵照形态原理进行规划 

  建设符合形态原理的城市绿地景观,首先要明确的就是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在形态上我们对绿地景观的要求是可见的、可赏玩的、可游览的、可触碰的,它应该是能带给人美好感官的,能让人有赏心悦目之意的。在功能上我们对绿地景观的要求,则是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其次需要做到的就是形态与功能上的有机统一,并且要在这种统一中体现出多样性,即确保城市绿地景观的设计是可以不断变幻,带给人不同感受的,毕竟再美好的事物,一成不变同样会让人觉得乏味。 

  2.3 遵照文态原理进行规划 

  建设符合文态原理的城市绿地景观,其实并没有过多的要求,需要注意的只有一点,就是在规划时需与当地文化、历史、风俗等环境背景相符合,切忌生搬硬套。如我国某些城市修建的仿欧式建筑,未得其髓、徒具其形,而且在满目的中国风建筑中突然出现一个区域的欧式建筑,给人的感觉只能是不伦不类。无论是建筑本身还是城市的绿地景观,他们都应该是本地人文、历史环境的一个缩影,其中的代表,如北京的故宫及周围的皇城遗址公园、北海公园等,就都很好的体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风貌。 

  2.4 遵照心态原理进行规划 

  建设符合心态原理的城市绿地景观,需要注意的就是在景观的设计与规划上,一定综合的考虑人群的心理感受与需求,绿地景观的设计要符合人类心理情绪发展的规律,要着重关注人的心理健康与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如在建设开阔环境中的绿地景观时,就应该设置一些具有私密性的空间,来满足不同人群对户外活动空间的需求。在设计某些大型的空间时,如游乐园、公园、风景区等时,应该首先考虑到核心景观与中心景点的问题。中心景点的存在,不但是对整个规划空间的一种凝聚与统驭,同时也能让人们对这一空间从心里上产生归属感。 

  参考文献 

  1 许克福.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建设理论、方法与实践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1) 

  2 夏敦柏.城市绿地景观规划[J].现代农业科学,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