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城市化影响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同时对农村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概述了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希望对农村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城镇化,欠发达地区,农村居住区,基础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我国城市化水平也在步提高,城市文化和价值观念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并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向农村地区扩散和推广。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城市化影响和带动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城市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和渗透下,农民对生产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如物质环境方面,包括居住建筑、道路、水利、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的配套;景观环境方面,包括居住区、家庭的绿化和景观的营造等;文化环境方面,包括教育、文化娱乐设施等方面。经济越发达,居民生活水平越高,对这些设施的要求也越高。农村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应该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甚至应超前发展,这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相适应的。然而,目前在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居住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却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水平及居民的生活水平,且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农村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整体缺失,没有形成科学的规划。

  (2)缺乏道路系统规划,没有形成路网,且路况质量差;致使农用车辆行动受阻。

  (3)水利设施不完善或年久失修,生活用水质量差;雨水和生活污水基本上呈自流状态,随意流入村边河流或水渠。

  (4)绿地系统缺乏统一规划,景观环境意识较差。

  (5)环景保护措施不力,垃圾、粪便随意排放,缺乏科学合理的收集和处理;

  (6)教育设施落后,教育质量较差,校园软硬件环境均不尽人意,教师稳定性差,敬业精神不高,幼儿园严重欠缺。

  (7)医疗卫生设施不完善,医疗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差

  (8)休闲文化娱乐设施缺乏,居民精神生活匮乏。

  2、农村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2.1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决策者认识不到位

  多年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重城市,轻农村。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农村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投入精力不足。尤其是对农村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协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中有资金少、机构缺、法律法规观念滞后等方面的原因。另外,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受政绩观的影响,在任期内追求短效益,将主要精力放在城市及那些能够很快见效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上,对农村建设这一关系到“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往往喊得多、行动少,止步不前,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2.2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力量薄弱,农村居民的公共意识淡薄

  农村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个主要力量是靠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实施的。目前,由于行政编制、报酬待遇等问题,致使农民不愿当村官成为欠发达地区农村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其结果是村级领导班子不全,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不能发挥“组织、领导、协调”的作用。下面是对河南省一些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状况所作的问卷调查结果,就很能说明这一问题。

  调查项目 是个好班子,信任他们 不是个好班子,不信任他们 不好也不坏,也干不了什么事,起不了什么作用 我又没选他们,不管我的事

  统计结果 47.7% 13.7% 36% 2.6%

  另一方面,农村居民的公共意识淡薄,也是造成农村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原因之一。长期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小农意识”使得农村居民将基础设施建设完全当作是“公家”的事,与自己无关,致使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参与不够。

  2.3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建设资金短缺

  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增长缓慢,政府财力十分有限,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能用于农村的更少。随着农村“两工”(义务工、建设工)的减少或取消,基层干部、群众参与建设和管理基础设施的手段缺乏,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兴办公益事业的困难越来越大。据了解,现在95%以上的村,别说兴办公益事业是举步畏艰,就连村干部的工资发放也难以维持。

  2.4农村居住区建设凌乱、分散、规划严重滞后

  目前农村居住区建设规划,无论是编织还是实施中都存在着不少问题。有的从来没做规划,有的不按规划实施,有的编制规划也是为了应付,规划缺乏科学性,没有立足实际、特色不突出,与其它规划不能有效衔接等,影响了农村居住区的有序开发与建设。当前许多农村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都与建设规划滞后有着直接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1)规划缺失或不够细致。目前农村居住区所谓的规划方案大都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适当超前”性比较差。县建设局只是对一些控制性指标如建筑高度、容积率、占地面积、道路红线位置等作了要求,大都缺乏现代所需的基础设施方面的规划内容,规划指标已远远落后于现实的要求。

  (2)居民居住分散。农村居住区以行政村、自然村为基本单位,当前存在着布局分散、规模小的普遍问题。居住分散的状况还使得村庄的形式各异,跨度较大,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这使得农村居住区的居住配套设施整体较差,同时也成为制约农村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问题。

  (3)规划中对环境保护缺乏周全的总体考虑。目前欠发达地区农村居住区的建设规划中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不够,且缺乏周全的总体考虑。例如,很少考虑排水系统,更未考虑污水处理;将有污染源的企业或副业(如炼焦厂、养殖厂、陶瓷厂、造纸厂等)建在饮用水源或洁净水源的附近或主导风向的上风侧或与居住区混杂。

  3农村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

  3.1切实提高对农村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对其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

  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要加快提高城镇化进程,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分认识搞好农村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为此应做到:(1)加大对农村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使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对其有足够的认识,进而形成全社会重视的良好氛围。(2)各级政府要重新对农村居住区建设进行定位、排序,把农村居住区建设真正列入议事日程。(3)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公共意识和文明素养,使其充分认识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及与自身利益的相关性,进而增强建设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和自觉性。(4)加强对农村居住区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应联合有关部门,集中各种力量,在农村居住区规划的指导下,搞好基础设施建设。(5)加强农村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机制。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农村基础设施,“民建、民管、民用”机制是解决当前农村居住区基础设施存在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3.2加强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建设,解决好带领农村居民搞建设的问题

  在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建设中,如果组织强,在农村居民中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构建和谐社会将会失去最基本的依靠力量。为此要做到:(1)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各级党委要通过选拔、交流和下派等多种途径,配齐、配强村级领导班子,把“有本事、靠得住、群众公认”作为选人用人标准。(2)管好用活村干部。强化村干部管理措施,普遍推行“以村为主、集中坐班、分片负责、限时解答”的工作机制。(3)抓好村级后备干部建设。健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培养机制,善于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建立后备干部库,实行建卡管理,跟踪培养,确保村级组织后继有人。(4)加强村干部培训。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可将农村规划、建设、管理等作为重点培训内容,从而不断提高村级班子带领农村居民脱贫致富的能力以及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能力。(5)充分发挥村级配套组织的作用。在建强村党组织、村委会的基础上,健全共青团、妇代会、民兵连等村级配套组织,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为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力量

  3.3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解决农村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

  (1)统筹协调好各有关部门的农村建设资金,选好项目,集中使用,充分发挥资金的叠加效应,加快农村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2)创新体制,树立经营农村的新理念。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集体土地合法有序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以地生财;搞好自来水、天然气等有形资产,道路、桥梁等的冠名权等无形资产的竞标拍卖、转让,实行市场化运作,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使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让大量社会资本投入到农村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增强自我发展和更新的能力。(3)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农村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额度,从而加大建设的投入。(4)鼓励相邻农村居住区之间共建、共享基础设施,以提高投资效益。(5)积极组织引导农村居民投工投劳。这是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居住区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

  3.4加强农村居住区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规划的编制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特点、量力而行,在编制过程中要遵循城乡体系规划编制内容的强制性规定及严格的程序性规定,充分听取各方面、各部门、各位专家的意见,充分反映民意,维护发展的共同利益,确保农村居住区建设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规划的实施一定要严格,应加强农村居住区建设规划的审批,对不符合实际的规划坚决不予批准,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法律性。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中,应将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作为重点来考虑,重视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整合农村的医疗、卫生资源。

  结语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以农宅为主形成的农村居住区是农村功能组成的主体,搞好农村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是迎合城市化进程日渐加快的新形势,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进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因此,我们应认真分析农村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切实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从而不断提高农村居住区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琼.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难点及对策.华龙网,2005-8-12

  2 曹中军,吴大川,刘伯权.西部村镇居住区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3 恩施州委农办.当前影响农业和农村发展突出问题的调查报告,2005-3-18

  4 王臻荣,姚志民关于强化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几个问题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