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野中的传统住区保护与更新

  [摘要]城市传统住区是以居住为主的多功能混杂区,是所处地区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试图用传统住区的动态发展观点和文化生态观点,分析传统住区发展过程中的动态特征和文化生态特性及机制,提出动态发展性传统住区更新方法。

  [关键词]传统住区城市更新公众参与动态发展城市文化生态

  居住是人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传统住区是以居住为主的多功能混杂区,它承载着居民的生活,是所处地区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它保留有传统的或地方的生活方式以及特有的社会结构,携带着大量历史文化信息,但往往缺乏有力的法定手段对其进行保护。当前中国城市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高速发展给传统住区带来的矛盾更显突出,因而研究意义重大,同时有效的推动传统住区的城市更新,对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中国传统住区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传统住区都曾有过辉煌的过去,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经过时间的无情洗礼之后,如今已是面目沧桑,缺乏必要的维护与建设资金,各项生活设施陈旧不堪,渐渐成为城市中低收入阶层的聚居区,处于自生自灭甚至恶性循环的境地。

  除了这种自然性的衰败,“建设性”的破坏更为严重,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

  (1)以发展经济为名义的彻底拆除;

  (2)以延续古城风貌为名义的伪造假古董;

  (3)由于保护距离不足而产生的城市肌理变异;

  (4)由过度旅游开发而产生的开发性破坏;

  2.当前传统社区更新模式的局限性

  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的最大差别就是,旧城改造需要面对较多的城市建设现状和复杂的社会经济矛盾。在大规模改造中,开发商为了尽快回收资金,必然将各种复杂问题简单化,体现在具体的改造方式上就是常见的“三光”现象(树砍光、房拆光、人搬光)。将原有历史地段“格式化”后,再从零开始重新建设,这不仅损害了地段原有的特色和氛围,而且产生了以下这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1)功能过于理性和单一,使传统社区失去活力;

  (2)割裂了与城市的有机联系;

  (3)破坏了城市的肌理形态;

  (4)导致了“千城一面”的城市特色危机;

  (5)打破了传统住区的社会结构;

  3.关于城市传统住区的发展观念的探讨

  我们面临的多方面的挑战,实际上是社会、政治、经济相互作用的结果,要真正解决问题,就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必须有一个综合和辩证的考察。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面对城市传统住区存在的诸多问题,建立整体、综合的保护与发展观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要用传统住区的动态发展观念和文化生态观念来综合分析城市传统住区更新中所遇到的问题。

  (1)传统住区的动态发展观念

  城市传统住区城市物质形态的重要构成,是历史上城市生活的载体,集中记载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信息,而今天仍然与当代居民的日常生活相交织,是当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部分。它的建筑环境以及住区生活决不是静止不变的,而应当将它的发展视为人与历史、社会交互作用下不断积累和改良的过程,且是动态发展的过程。

  (2)传统住区的文化生态观念

  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城市是一个生态系统,是以人类为主体,以既有自然环境以及人工环境的生物和非生物两方面为“环境”,而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的、开放的巨大系统[1]。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中人类的发展及其建造活动所经历的过程也就是改造原有生态系统、建立城市新的生态平衡的过程。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传统住区是储存着能源和信息的载体,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这不仅体现在物质因素上,也反映在社会人文方面。今天采用科学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思维方式,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来观察事物、处理问题,使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具有明显的生态保护意识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

  传统住区的文化生态特性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有机生长性特征;

  从文化生态的观点出发,城市是供千百万人生活和工作的载体,它从总体到细部都应当是一个有机整体。城市的各个部分之间应当像生物体的各个组织一样,彼此相互关联,同时和谐共处,从而形成整体的秩序和活力。另外,构成城市本身组织的城市细胞(居住院落)和城市组织(街区)也要不断更新,这是必要的过程,也是不可避免的。新的城市细胞应当顺应原有城市肌理。

  2)整体延续性特征;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不可能像技术那样很快地改变,人类在社会、文化、制度和环境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延续性。城市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传统住区的更新更是应当注重保持城市的“整体性”。  

  4.传统住区保护与更新的动态发展原则

  城市传统住区是复杂的综合体,对于它的保护和更新涉及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住区动态发展的城市设计原则包括:

  (1)整体性原则

  首先要注重整体性。整体性包括住区物质层次和精神层次上的,即住区结构上的整体性以及住区文化的整体意识。对于前者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发展利益和关系,统一控制和管理住区的建设及更新活动;后者则可以通过居民参与更新计划来形成和促进社会文化意识。

  (2)延续性原则

  对应于传统住区长期性、持续性的动态特征,提出延续性原则。延续性包括时间(历史)、空间(物质环境)和文化的延续性。

  (3)小规模原则

  小规模的发展计划针对传统住区的具体情况,可以避免大而空泛地讨论城市问题,有利于解决居民身边的各类具体问题,提高具体城市环境的品质,有利于发展过程的操作和反馈,具有投资省、见效快等特点,同时也有助于反映城市的多样性和特质性,从而形成城市的有机形态。

  (4)多样性原则

  如前所述,受多元化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等的影响,传统住区成为城市中最具多样性的地区,同时多样性原则也是动态发展性城市设计中最重要的动态因素。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环境多样性;

  2)社会利益多样性;

  3)经济多样性;

  4)文化多样性;

  5)设计和管理方法的多样性;

  5.现阶段可行的传统住区改造操作方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进行的旧城改造项目,应首先健全旧城更新模式并逐步建立起改造后的评价体系;规范政府和开发商的行为;尽量使居民、政府和开发商三方在改造中均有一定程度的受益。防止在旧城更新以牺牲传统住区的城市人文价值为代价;可行的主要更新操作方式如下:

  (1)由政府统一确定传统住区的保护等级以及相应的改造方式,改造的标准应该是多样化和渐进变化的。

  传统住区旧城的改造工作总是和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搞“一步到位”,对大面积改造,应当避免搞“一刀切”,而应划分为“维护(conservation)”“改建(rehabilitation)”和“新建(redevelopment)”3个层次,进行分级对待。

  此外,各个社区应当针对不同地段标准、不同住户特征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制定一套与整体旧城综合规划相匹配的行之有效的改造标准,以及补贴、补偿措施。 

  (2)“小尺度渐进式”是现阶段比较成功的传统住区旧城改造模式。

  吴良镛教授在80年代初就提出对北京旧城进行小规模渐进改造的“有机更新”理论。北京“菊儿胡同”改造和济南芙蓉街地区王府池子地段设计都是在此理论指导下做出的案例,虽然仍有颇多不足,但这种“小尺度渐进式”作为现阶段比较成功的旧城改造模式,仍有不少优点:

  1)小规模改造在资金筹措,建造施工和拆迁安置等方面相对于大规模改造都具有灵活性。

  2)小规模改造改造与整治的针对性强,容易调动居民的积极性。

  3)小规模改造的资金筹集和运营的中间环节少,成本低。

  4)小规模改造可以满足居民对住房多样性的要求,规划改造方式以每个居民的需求作为基本出发点。而大规模改造中通常采用的“一刀切”式的做法难以满足居民千差万别的要求。

  5)小规模改造是在现有城市环境和文脉内进行的一种适应性改变,改造强度与建筑体量都很小,限制了它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环境。

  (3)推广“公众参与”的改造方式,保障居民权益,使居民成为改造过程中的主体。

  居民在参与传统住区旧城改造的决策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是建立在他们对其生活环境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的。长期以来认为居民素质不高而将居民排斥在改造决策过程之外的做法是极其片面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广泛建立和政治民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将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旧城改造中推广“公众参与”的方式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无疑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4)传统住区旧城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瓶颈是资金问题。筹集资金可以采取多渠道,多层面的方式,按市场规律办事。

  可以通过经济杠杆作用,采用差价置换、房屋上市拍卖、房地产综合运筹等方式,减少住户人口、调整住户性质、增加单元面积、整修房屋,使原来处于优良地段但居住条件差的旧城住房能够获得新生。同时,也可以对现有地段的居住功能进行变更,比如在有特色地旧城地段开发旅游景点,商业步行街等。此外,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重新评估旧城改造与拆迁的经济成本,也是开发旧城经济价值的可行思路。[1]

  (5)在进行传统住区旧城改造的同时应逐步建立起完备的改造反馈机制;

  通过建立完备的改造反馈机制,既可以方便我们对传统住区的旧城改造中的成败得失做出评价,又可以使我们及时对改造的操作方式进行调整,使得旧城改造的操作方式更加科学合理。

  本文最后需要强调,在面对传统住区旧城改造形式各异、纷繁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必须把握两个总的原则:一是“以人为本”。因为传统住区的活力来自于居民,他们才是住区真正的主人。在制定和实施传统住区动态发展计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关注人的需要,重视和强调居民的权利。我们的目标不只是保护传统住区的历史环境和风貌,而且还要对综合的人居环境进行整治和完善;二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传统住区是城市不可多得的社会、文化和景观资源,它的历史文化特性决定了它的不可再生性。因此,我们今天对于城市传统住区必须采取谨慎的行动,将“可持续发展”摆在城市开发和建设的首要位置,这才是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 

  参考文献:

  [1]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城市规划2001/10

  [2]范文兵.卢济威.影响上海里弄改造的现实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建筑师.1999/12.91期.52页

  [3]张杰.探求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小规模改造与整治—走“有机更新”之路城市规划1996/4

  [4]阮仪三.历史街区的保护及规划.城市规划汇刊2000/2

  [5]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