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实习基地建设问题的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校企互利双赢机制是校外实习基地发展的原动力、采用集中-分散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模式以及完善实习管理制度等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院校;实习基地;建设;对策

  一、引言

  实习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其中包括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两大类。校内实习基地方便易行,但可以提供实习的种类很少。校外实习是强化专业知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综合性教学环节,校外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纽带。因此,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对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实习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实习基地建设不重视

  虽然国家近几年一直强调要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作为实践能力培养重要场所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却始终在部分学校中得不到足够重视。实习基地建设的滞后,无法保证实习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建设经费不足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是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以保证学生在实习基地能够有所收获。但随着近几年各高校的不断扩招,学校将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到学校基本建设中,对实习基地建设的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建设经费得不到保障,也就无法保障学生正常的实习,其实习效果也就打了折扣。另外,经费投入不足也不利于学校与实习基地之间合作的稳定性。久而久之,实习基地也就荒废了。

  (三)实习基地管理不规范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实习基地的管理工作不能忽视。但是,目前大部分学校在实习基地的管理上缺乏规范性,如学校与实习基地间管理脱节,这将直接导致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混乱,影响实习的质量。

  (四)高校与实习基地间缺乏交流合作

  高校与实习基地之间的合作仅限于学生单方面实习,内容比较单一,校企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这只能增加企业的负担,造成了许多企业不愿合作。

  三、高校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对策

  (一)高校的管理者要转变观念,积极寻求政府的支持

  高等教育是社会公共事业,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保证。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仅靠个别学校和企业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得到当地政府支持,协调各方面关系,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如减免税政策以调动企业积极性。制定有关高等院校的教学的产业实践环节、知识产权保护、学生保险以及劳动保护等法律法规,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营造有利的宏观环境。

  (二)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目前用于实习的经费有限,远不足支付实习所需成本。因此,一方面,政府应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保证企业实习教学环节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学校要逐步加大实习经费的投入,以减轻实习基地的负担。要确定合理、统筹地使用实习经费的办法,建立实习教学经费专项管理制度,增加管理的透明度,加强对实习经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保证重点实习教学项目顺利进行。

  (三)建立校企互利双赢的机制

  建立校企互利双赢机制是校外实习基地发展的原动力。

  1.利用实习基地平台,开展校企合作,为企业办实事

  借助实习基地这一平台,充分发挥企业与高校双方的优势,开展合作,如进行新产品的研制、技术的创新以及设备的技术改造等,为企业办实事,就能调动企业积极性,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铺平道路。

  2.便于企业人才招聘

  企业要发展,就需要高素质的人才。目前在人才供求方面出现矛盾的局面:一方面是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单位,另一方面是企业找不到理想的人才。如果我们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纽带作用,用人单位就可以通过实习基地考察实习学生,挑选合适的人才;学校则能够根据基地单位提供的信息,有针对性开展职业素质教育,保证为实习基地所在的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3.校企双方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企业和学校签订协议,学校利用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企业应当派员工对学生指导,保证学生能够进行正常的必要的实训,实现一定的实训目的等;作为学校来说,可以免费提供培训场地及免费为企业进行培训员工,提供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咨询,对企业在合适的范围内进行免费宣传,优先提供企业所需的毕业生等。通过这些途径达到优势互补,在双方互惠互利基础上,共同发展,共同建设好长期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

  (四)创新实习基地建设的管理模式

  实习基地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管理。由于学校安排实习是集中进行,同一专业学生数量多,客观上使企业的正常生产受到影响,安全隐患增加。即使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也很难同时消化这么多学生,使得有意接纳学生实习的企业也有畏难情绪。要解决这一问题,根本的办法是统一协调,加强管理。

  1.整体优化配置,统筹管理

  根据各专业特点和企业规模,由学校筹划并集中精力建立若干个多专业共用实习基地,实现学生实习基地、教师科研基地和培训基地、就业基地统一管理。避免各专业分别到同一实习单位联系,增加实习单位接待量。建立实践教学网站,介绍实习基地单位并收集实习基地单位实习岗位信息提供给学生,同时也将课题、就业信息发布,以便实习单位和学生双向选择。

  2.采用集中——分散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模式。

  集中指的是一个实习单位接纳30名左右或更多的学生同时进行实习,而分散则是在同一实习单位实习的学生是由多专业组成。其特点体现为:(1)在一个实习单位同时有几十名学生实习,有利于学校进行管理。(2)不同专业学生在不同岗位实习,各个岗位分散在企业各个部门,避免学生拥挤在同一地点,影响企业正常生产。(3)每个岗位仅有一名学生实习,有利于企业指导教师更好地观测和了解学生情况,为企业人力资源建设提供全面详细的一手资料。(4)企业指导教师有精力指导学生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更易提高。企业确定每生一位指导教师,学校确定每专业一位专业指导教师,并将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三位一体,结合实习岗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总结、收集信息并进一步提炼毕业论文(设计)课题。这样做一方面完成学校规定的实习教学环节,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跟踪学生,挑选企业发展后备力量。

  3.合理安排实习时间

  就目前来看,各高校实习一般安排大三下学期专业实习和大四下学期毕业实习。这两次实习在整个教育环节中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而第八学期正好是学生择业的关键时期,多数学生面临择业和毕业实习这两项任务时,会尽可能地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择业的环节中。这就要求学校合理安排实习时间,以保证实习效果。

  4.完善实习管理制度,严格实习成绩考评

  实习是学生步入社会之前的实践工作,完善实习管理制度极其重要。各系、各专业有明确的实习大纲、实习计划和实习任务书。教务处建立实习工作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案,加强质量监控。学生实习过程由企业人员指导为主,同时配备学校教师加强联系。学生实习考核由企业教师考核,除了检查学生的实习记录外,还要求学生撰写可以全面地反映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习报告。在实习完成后,要求学校实习教师应尽快根据实习质量评价指标写出实习总结,安排学生进行交流,为后一步的实习提供成功的经验和改进工作的依据。

  总之,实习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只有抓实抓牢实习基地建设,继续深化实习教学改革,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更好地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于向慧,论如何加强高校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J].科技信息,2009,6:116

  [2]菜敬民,董强,余国江.高等院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新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9,2:77~78

  [3]徐淑霞,宋安冬,苏丽娟等.谈本科生生产实习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07(22):288~289.

  [4]武志云,王利平,高晓平.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5):95~97.

  [5]龚秉周,郑堤,费春华等.创新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5,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