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居住区规划与设计

    [摘要]通过对居住区规划与设计的剖析,归纳出居住区规划与设计的特点及方法,从而展望其发展路向,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关健词]居住区、建筑、规划、设计、发展

  目前,随着社会的开放改革,经济的腾飞,人口涌入城市及市场经济的洪流推动下,原有的城市建设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于是很多小型城市目前正在大规模地进行改建,但着眼点仍停留于城市的主干道规划,对于居住区规划的重要性迄今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有人甚至认为不过是排排房子,算算指标,配上住宅通用图而已。其实要做好一个居住区规划很不容易。它关系到成千上万人的生活活动,国家投资的有效、合理的利用,以及创造出一个方便、安静、安全、舒适的良好居住生活环境。它比设计一幢单体建筑复杂得多,意义大得多。而且它要求建筑师在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去开展创作工作。

  怎样做好居住区规划呢?首先,要有严密的构思。这种构思不是冥想,也不能凭灵感,而是结合居住区的性质、对象、地点、环境和规划要求做深入细致的分析。要“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假设你居住在这个居住区,你是怎样生活呢?

  其次,是要有全面的综合,不要简单孤立地考虑问题,而是综合生活的功能、交通、空间、地上、地下、区里区外,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融会贯通。建筑必须将居住、工作、休憩、交通、管理、公共服务和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复杂的要求在空间和时间上相互结合起来,要求建筑师设计一种聚居地,使所有社会功能在满足目前的需要与将来的发展之间取得平衡,设计节约能源及材料的建筑,使它与环境相协调,并有利于人体的身心健康.

  第三,要利用现状,不要简单地“剃光头、推梯级”,而是把原有地形、树木和建筑物妥善加以处理,进行充分的利用和必要的改造,尤其是将起伏的地形,高大的树木和永久性的建筑巧妙地组织在规划里,使之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在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中,首先要注意地域的生态环境。居住地的建设离不开土地,它与建筑基地的地形、地貌、地物等密切相关。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要充分注意防止污染,保护环境,防止见山就挖、逢水就填、逢树就砍,使青山绿水不断地遭到破坏;并要注意防止空气和水域的污染,在城市里建筑的规划与设计应当把争取自然通风,净化空气,利用天然采光,防止噪声,改善环境的温度、湿度状况等要求摆在重要的位置上。

  第四,要考虑周围环境,不要独善其身,而要把居住区当成城市的一个组织部分。要照顾到左邻右里、周围干道,并把它放在城市总体环境中加以考虑、推敲。居住区与城市如同细胞与肌体的关系,居住区的生存依赖于城市的发展,同时居住区是城市基本的空间组成要素之一,不仅居住区的布局和规模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决定因素,而且居住区居住生活从内容上也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和兴衰,因此,居住区与城市之间存在着相互交融,相互支撑的关系。

  第五,要有经济的观点,节约利用每一寸土地,节省每一分投资,节约能源消耗,节省经常费用。要使居民活动最方便、效率最高、节省全体居民的时间和精力。在住宅小区规划中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日照偏角等条件,在满足容积率要求的前提下,设计足够的日照间距,大力提倡太阳能的利用,如采暖、热水等,可以有效节约大量的能源。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一般很少强调雨水和生活污水的利用,主观上加强雨水的利用和生活污水的重复利用可以有效地节约水资源,;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时增加中水处理设施及用地,使部分生活用水经处理后可以重复使用。

  根据以上这些原则,建筑师应着眼于下列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居住区环境设计。

  一.组织生活

  人的生活是居住区最基本的活动,人的一天大多数时间均在居住区渡过,所以首先要研究人的活动规律,作为规划的第一步,首先就是明确人流的主要方向,从而确定居住区的主入口位置,避免人流交叉,重复,迂迴等问题出现,从而确定区内商业、文娱及配套设施(供水、供电、供气、垃圾、管理、保安等)的位置。在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中,首先要创造适应社会生活形态发展变化的环境.现代建筑可现提供舒适、安全、宁静、卫生和便利的环境,要求设计能符合居住者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需求.

  二.组织功能

  凡是建筑物均具备其自身的功能,规划时要联系到人们的活动规律,逐项地进行细致的分析,要真正组织好建筑物的功能,就必须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抓住两个主要环节:

  第一是对居民最方便。在平面布置阶段,充分考虑人们的社交需求,构建有序的交通流向,创造良好的外部交往环境。采用丰富多样的规划手法,结合各地气候、地理、文化特点设立相对丰富的休息、活动空间,做到夏天有夏天的去处,冬天有冬天的空间,合理引导人们的交往意向,以住宅组团为基本单位,建设良好的邻里关系模式。在建设好住宅组团的邻里模式的基础上,再以住宅组团~住宅小区~居住区为顺序,构建小型社会的邻里关系。尽最大可能创造这种可能性,使人们虽然居住在单元式住宅中,却能享受传统的邻里关系,在新的居住模式下,延续和发展我国传统的居住文化。

  第二是各项辅助功能均为最经济合理。布置商业、服务性设施。建筑造型应美观大方,色彩应丰富协调,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要体现本小区的特色,给居民以自豪感。方便生活,在环境设计中应为他们安排专用的儿童游戏场和老人活动场地,在其它活动场地内也应为他们多考虑。大型儿童游戏场应该在小区中心,一般根据小区的规模安排大小及各种项目。在小区环境设计中还应为老年及残疾人安排活动场地,小区中心可结合空地供他们晨练使用。环境设计中应考虑无障碍设计,以体现社会对老年及残疾人的关怀,组团环境设计中也应考虑方便老年及儿童活动使用。

  三.组织交通

  道路系统是居住区的骨架,形成了居住区布局的结构,在组织交通时要注意研究三个主要问题,第一,分清主次,根据交通流量来确定道路的主次等级和宽度,交通流量由集中到分散,由大到小,形成网络。第二,明确功能分布,对居住区交通组织来说,除了解决人行和车行顺利通过外,重要的是保证居民的安全和安静。考虑到在不远的将来,私人小汽车进入家庭,因此最好能设计为人车分道,但绝不能让城市交通车辆穿过小区,在某些公共活动中心,应考虑步行街及无障碍设计。第三,是缩短行程。要用最短的距离到达目的地,这是道路系统布置的一个重要原则。合理的道路布置不但可节约用地、缩短地下管线,而且道路的功能会更为合理。

  四.组织空间

  作为建筑师还应具备组织空间环境的能力,随着居民生活的不断丰富和多样化,行列式的住宅空间布局形式应予以改变。因为人们不能满足于仅仅是室内有日照的最基本要求。人们希望室内空气流通,夏季有穿堂风,人们还希望可以享受新鲜空气和良好的环境和美的享受,包括视觉感观要求,就是说要有良好的空间感受,高低结合,疏密有致,要运用对景,遮景及借景等造景手法。在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整体理念上建筑师在最初就有一个整体的设想和综合考虑经济,技术等可行性,事实上,在中国传统的城市和建筑营建中,规划-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理念使得中国城市体现出一种憾人至深的整体性,至今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这种整体性持久不衰的魅力。在今天的城市建设和建筑建设中,我们更应当有一种整体性的居住小区规划概念以此创造出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

  五.组织绿化

  居住区绿化与城市绿化异曲同工,而且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居民提供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搞好绿化十分重要,组织居住区绿化时,要考虑到结合功能来布置,要因地制宜,活泼多样,要相互联系形成系统,形成点、线、面系统,当地点允许时应在居住区内设绿化休憩场所形成居住区内的公园,以解决一向以来的单调乏味的居住区结构。

  综上所述,得出的结论就是,作为建筑师,我们应该为自己及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为我们的国家迈向城市化,尽一个建筑师的职责和义务。居住社区呈现出的多样化需求,建筑工作者应整合社会平衡发展与文化继承创新的目标,把居住区规划设计从被动地服从市场,作委曲求全的妥协,转变为主动的引导市场开发,合情、合理、合法地贯彻规划思想,体现“人本”目标内涵。达成居住社区的社会整合发展,将是居住社区规划不容轻视的一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