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园子可以很重,掇山理水,无处不惊奇。同时一个园子也可以很轻,与光影互诉,与清泉共舞,这些状态构成了对不同园子的认知与欣赏,也还原了设计者内心的一种状态。不争,倾听,接受无常,也便有了橡树澜湾的清雅之园。

初识项目,几经现场,用地在京城西四环外,在如此紧俏的土地市场,场地周界伴随着大量复杂的条件与环境,所以克制是在项目过程中逐渐产生一些念想,由于原址用地性质与周界城市界面构成相对复杂的关系,在整体的界面的设计上便跟保留的村庄围墙,市政树木,低压电线,交通信号灯杆构成了一种共生共存的景象,几经转折的入园方式是项目过程中涌生的执念,既然外部的多样属性伴随着不可调和,倒不如思考如何向内引入,引入之后便要创造一个巨大的反差,这种反差空间也构成了设计的价值与期待。

轻,是感受现场后内心本能的一种需求,入门后的雨丝状线雕与右转后的方石山便暗示了进入者远观需有的一种状态,伴随着步入会感受到涌泉在半山的友好与悦动,一抹青绿请入园中,这种物理介质的暗示,是序幕也是引语,但是如何不大的院子引入光线,塑造明暗光影和轻盈的空间姿态便成为接下来的设计方向,也便有了大概的基底与样貌。我们希望一个院子是多样的,不要轻易被定义,闲适与放松的状态以及暗示性的细节手法将忙乱与嘈杂安于身后是满眼的绿意,入园之人可以踏水,听泉,随意踱步,安之一隅,无所谓去往哪里可能即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