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心得,对园林水景管理要点进行综述,说明了园林水景中水源问题的重要性,以及水质净化问题。 

关键词:园林;水景;管理 
  厦门园林博览苑于2007年成功地举办了第六届(厦门)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国内外参展城市、企业、高校、社团建园近百个,本届园博会的一大特色就是水上建园,在杏林湾聚土为丘,吸沙造地,九岛棋布,水陆并举,园中有水,水中有园,展园内水景形式多样,造型各异,是园区的亮点,展会后园博苑成为一个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国家级重点公园与湿地公园,园区水系、湿地管理尤显重要,特别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给园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这几年的摸索,探究了一条适合园博苑水系、水景管理的方法,希望得到同仁的批评指正。 
  1 园林水景中水源问题的重要性 
  要管理好园林水景,首先要解决水源问题,园博苑地处杏林湾之中,湖水自然而然成了第一选择,但湾中湖水由于原曾为内海,湖中水质受气侯、河流补充、污染等外来因素影响,湖水盐度、酸碱度常有变化,经过这几年利用湖水进行绿化植物浇灌,发现园区植物种类分化明显,生长较好的植物都集中在能耐盐碱的植物种类上,品种比较单一,不利于发展植物多样性,水生植物亦是如此,如果将湖水做为第一水源不妥,于是我们又把目光放在在雨水收集上,厦门年均降雨量达1349.1mm,特别是3月~9月,受梅雨季节以及台风的影响,雨量充足,但雨水的收集后需要储存,在主展岛的内湖(月湖)、江南水街水系以及西片区湿地就成为我们收集雨水的绝佳选择,主展岛月湖面积4.5万m2,可用蓄水量约2万m3,西片区湿地3万m2,可用蓄水量1.5万m3,江南水街水系面积1.2万m2,可用蓄水量约1.2万m3,蓄满后完全能满足水系运行的需要,在水源充足时还可做为绿化植物的浇灌用水。解决了雨水储存后,集雨面又成了一个新问题,由于建园时设置的雨水管道大部分是排向杏林湾的,需要通过雨水管道稍做改造,将雨水回收到月湖、水街水系、湿地中,即可保证水系用水。另外为应对灾害天气的影响,通过向自来水管理部门申请,将经过集杏海堤的原水引入月湖中,做为水源的第二补充。这样我们在水源选择上就形成了以雨水做为第一水源,原水为备用水源的水源选择方案。 
  2 水质净化问题 
  在解决完水源选择问题后,又必须面临水质净化问题,古语有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认为解决水质净化问题在于一个“动”字,如何让水系动起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各参展园水景中原都采用水泵做为水景循环的动力,由于展园建设由不同的设计方、施工方进行,因此水泵也较多,型号各式各样,品质参差不一,经过多年运行,设备大多老旧,不论是维修还是更换都需要大的资金投入,而且只能做到展园水系的循环,无法满足整体水系循环的需要,给后期管理带来很大的困扰。另外在这几年管理中,有一因素一直被忽略,那就是主展岛杂用水管道,杂用水管道原是为了解决园区绿化浇灌而设立的一条覆盖主展岛的环状管道,由于湖水水质问题,各展园陆续采用自来水进行浇灌,该管道也被停用,结合这个因素,我们就初步形成了一个水系循环的总方案,即在月湖、湿地各设立一个泵站,通过37kW多级离心泵将湖水引入杂用水管道中,后期只需加强对泵房水泵的管理,即可给水系一个强有力的“心脏”。而各展园水系的水泵不再使用,而是改造成与杂用水管道相连,以获得水景运行的动力,并将循环水就近排入江南水街水系或雨水管道中,通过江南水街水系、雨水管道将循环水收集到月湖以及湿地中,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 
  3 建立和谐的生态环境 
  在水系获得循环动力后,如何使展园水景更具有灵性,那就要落实到建立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上,即培养多种多样的水生植物以及各种鱼类的放养上了。园区内水生植物品种丰富,只要在每年春、夏两季,加强对水系水生植物枯杂物进行清理,同时进行适当分株,在保障各园水系的蓄水量的同时又可获得大量水生植物种苗,可逐步扩大和丰富各园、湿地、水系中的水生植物,通过水生植物对水中杂质的吸收、吸附,净化循环中的水体,真正做到了“园区之肾”的作用。在各园以及水系中投放锦鲤等观赏鱼苗,也可消化掉一些水中的有机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同时也能引来游客驻足观赏。当然在鱼类养殖管理上还要注意与部分水生植物(如:荷花)进行分隔,以免导致水生植物初期生长不良。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园水系管理上要有宏观的眼光,因地致宜地利用地形,解决好吸水、蓄水、净水、释水等要点,建立起水体循环体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加强对各节点的管理,将各节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认真地处理在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就能得到一个生态优美、和谐共生的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玉萍,孙丽娟,武文婷.水生植物资源及其在园林中的配置[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8,24(04):83-88. 
  [2]李尚志.水生植物造景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