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公共空间,既是具有实用功能的自然化的游憩生活境域,是游人休息游憩的主要活动场所,也是向在此活动的人群进行文化传播的场所和空间。文章通过分析水体景观设计在城市公园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在水体景观设计时应强调其主题性、情调性、生态性、游乐性和艺术性。

  【关键词】城市公园 滨水景观 生态环境 景观情景化

  城市公园在城市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几乎没有人会说城市公园能够被其他的建筑所取代,人们对城市公园的需求日益增长。市民既希望城市公园的数量增加,更要求城市公园的环境从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两个方面满足人性化的需求。因此,人们对于公园中各种设计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甚至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特别希望加强水景在公园中的作用,提升公园的档次和品质。人们产生这样的心理是很自然的,因为城市公园里面,滨水景观更能使城市的居民亲近自然,公园对居民的生活来说吸引力更大,所以,城市公园生态水体景观设计必须以新理念去指导。

  一、主题化是水体景观设计中的思想理念反映

  在城市公园的水体景观设计中,设计师非常重视和强调主题的表现,倘若不能实现主题化的设计表现,就意味着设计的单调、乏味,更暗示着设计没有文化性、缺乏灵魂和思想,自然就得不到人们的钟爱。一项设计要将主题化表现到极致,就得站在一定的高度,并在总体的指导思想、整体的布局形式下,从宏观上去把握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大到一个城市水体功能布局的规划,小到一个滨水公园沿岸设施的布局,都得在主题的指导下进行。由于水景观要以水为主题,因此,在设计处理时分区就显得十分重要,如城市水体边缘在分阶段区分后,首先是规划当地建筑走向、环境生态问题、绿化面积、景观环境、交通分析等,然后确定绿地、硬质地、建筑三者之间的边缘线及基本要求,最后要通过水体景观设施去表达主题。

  实际上,主题化的表现归根结底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在景观设计和表现中必须集景观构成的不同元素,并将这些元素进行构成、组合,使其构成一个整体,而不是简单的堆砌、拼凑。在这里就有一个对主题的理解、认识,只有理解透彻、认识深刻,才可能将不同构成元素整合成有用的元素,产生强大的设计力量去反映和表现某一特定的主题。例如滨水雕塑园——北京北海公园中亨利·摩尔的雕塑沿湖布置,并不是一个随意的安置,它是艺术家和设计师对雕塑作品和水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理解后,进行精心的设计、精心的处理才产生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它能够让人们在这一特定的、能与自然相融合的地方来欣赏雕塑,蕴藏在其中的人文精神是不言而喻的。

  二、水体景观情景化

  水体景观的情景化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使人触景生情。人们能够借助于自然景物产生想象,抒发情感。当水体景观设计为人们营造出一种情境,任何人是无法拒绝这种设计对心灵的感受与刺激的。如果去杭州的西湖,看到三潭映月的景观设计,一定会赞叹古人的非凡意匠美妙绝伦。毋庸置疑,情景化可以使水体景观产生巨大的魅力,即使是某一个历史事件,或者是一个寓言故事,都能使人们对它一往情深,留下深刻的回忆。杭州西湖就自然景观来讲,它并不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应当说杭州西湖的迷人之处是在于它的文化、它的人文精神的积淀。无锡太湖的水体景观设计的奥秘在于当置身于此情此景时,即使有自杀轻生的念头,只要在那里待上半个小时,就会被太湖博大的胸怀所感染,感叹生命之可贵。而南京燕子矶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情侣因爱情受挫而在此丧生。足见水体景观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因此,水体景观的设计,并不单纯是物与水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设计后对人的情绪、心理、精神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使城市公园的水体景观情景化呢?关键要在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中去营造。特别要注重营造整体的环境氛围,让周围的环境来烘托事先所设定的情境。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就要通盘考虑,从整体布局来设计景点。

  三、生态化是水体景观设计中的永恒

  现代城市中城市生活最为密切的是公园水体,公园水体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很深,这是公园水体与自然原始景观滨水区的不同。从历史上看,人类的活动造就了人类选择聚居地的一种天性,就是对滨水地带的向往。据统计,整个世界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都聚居在沿海滨水一带。

  从设计的意义上讲,水体景观的生态化就是保护资源,为子孙后代造福。1969年,克罗(D.S.Crowe)率先提出“设计应注重‘创造性保护’工作”,指明了“创造性是不容忽视的”,就是要充分利用生态学、环境学、数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进行景观设计,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持生态平衡。景观生态学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控制,确保城市景观整体功能的安全性与健康性,把人与景观看成是一个整体系统来进行设计,斑块——廊道——基质模式构成它的基本模式。

  综上所述,一座有特色的城市的特色面貌应该强烈体现其滨水景观建设,衬托当地地方特色,充分体现发展的经济面貌和开放的经济特质,使时代精神成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以山水园林特点为文化代表,创造具有时代、文化、生态的景观环境。在设计时应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高度结合起来,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高度结合,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体现城市的高质量园林艺术价值。兼顾工程与景观、生态的要求,不能简单地把园林设计搬到水边,要按照地形特点设计出各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由此可见,水体景观的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遵循以上的要求,还要充分体现水体景观的艺术性,因为水体本身就是一种动态的物质,在设计时既可以模仿自然界中的水体如河、溪、涧、滩的动势,也可以人为地进行限制和控制,按照设计师的意愿进行,形成跌水、喷泉等艺术效果,提升娱乐性。只有追求更高层面的艺术性,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由此可见,贯穿在水体景观中的主轴满足创造性,而所有的创造必须要有时代的理念和新思维。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J].国外城市规划,1997(3).

  [2]张谊.论城市水景的生态驳岸处理[J].中国园林,2003(5).

  [3]裘江海.河岸景观设计理念初探[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4(3).

  [4]薛健.绿化空间与景观设计[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5]刘滨谊.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