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针对城市园林植保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中要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和适地适树为原则,合理配置植物,模拟自然群落、创造复层结构绿地,建设和谐稳定的植物群落,才能建立良好的植物群落,使病虫害、天敌、环境达到相互共生、相互制约稳定的生态群落,发挥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园林植保;乡土树种;群落
  城市园林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植树造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今后城市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园林植保是研究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的一门科学。城市的园林绿化离不开植物保护,人们生活需要周围优美的环境,而植物保护是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我们的生活休憩相关。
  1 园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设计时忽视了树种的合理栽植
  部分园林设计人员对树种习性不太了解,近几年几乎所有的新建园林都是下面铺设草坪,上面零星点缀一些乔、灌木,造成植物品种单一,乔、灌、地被植物搭配不合理。出现了重视绿地数量忽视绿地质量,以草代木、以小灌木代替小乔木的现象,全局性和系统性不是很强,特别是一些冷季型草坪根本不适应本地气候,夏季生长不良,病虫害大量发生,增加了园林管理的工作量,更增加了植物保护的难度。
  1.2 只重视建成速度而忽视了质量
  很多园林工程从施工到建成要求时间很紧,为了赶工期和效益,未能按要求科学整地施肥,工程用土大部分为房土和垃圾土,造成植物成活后营养供给较少,树势弱,出现树木小老苗和草坪生长不良黄化现象,很容易感染病虫害。
  1.3 养护不当
  常言说的好,三分种七分养。每种植物需要根据其生长规律合理地施肥、浇水、修剪,但目前很多地方只重视水分的供应,而忽视了浇水时间的问题;很少施肥,施则施氮肥;修剪没有根据植物的品种用途,而一味短截,这也是影响植物生长、导致病虫害发生的关键。
  1.4 没有重视苗木的检疫
  每年春季绿化过程中,由于技术力量薄弱,或时间紧任务重,忽视了植物检疫,致使不少危害性病虫、杂草从国外传入了国内或从一地传播到其它地方,增加了病虫害防治工作量。
  1.5 只重视化学药剂防治,忽视了其它方法的综合应用
  一旦发现了园林植物病虫害,基本上是用速效或剧毒的药物喷施,造成了对土壤和空气的污染,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黑光灯诱杀、利用天敌、生物制剂等防治方法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另外,由于没有专门的植保财政预算,其它防治方法相对费用较高,很多单位负担不起,无能为力。
  2 绿色园林植保技术的应用原则
  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园林植物,只有在植物配置合理、生长健壮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园林植物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由于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决定了在防治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时,既要兼顾绿化效果、控制园林病虫害,又要以不污染环境为前提,因此,应大力提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绿色园林植保技术,从绿化建设的源头——园林设计入手,以创造植物健康生长环境、恶化病虫害发生条件和栖息环境为准则,合理配置,实现园林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将病虫害的发生及早控制、预防。
  为了实现绿色园林植保,规划设计要坚持以下原则:①生态原则: 以生态效应为核心,部署绿色园林植保,完善绿化生态功能。②系统性原则: 增强绿地系统功能,围绕绿色园林植保的实施,完善绿地类型和布局。③多样性原则: 体现生物多样性,着眼于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基因多样性保护,丰富植物群落层次、种类,为实现绿色园林植保提供稳定的生态环境。④地域性原则: 强化地域特点、品种选择和栽培因地制宜,为实现绿色园林植保奠定基础。破坏有害生物的栖息环境, 恶化其取食和生存条件, 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稳定水平之内。
  3 绿色园林植保技术的应用
  3.1 园林绿化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
  目前的绿化建设普遍存在植物品种单调问题,要建立真正的生态园林,不仅要保证有足够的绿地,还要丰富绿地植物品种,在选择植物时应以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树种为主。乡土树种具有适应性强、抗旱、耐寒、耐热、耐瘠薄、抗污染、耐粗放管理等特点,大量的乡土树种不仅能较快地产生生态效益,而且能体现地方特色。由于长期栽植,其病虫害和天敌已经形成了相互共生、相互制约的生态群落,因此在园林设计上选择乡土树种是无公害控制病虫害的重要措施。如刺槐、油松、白蜡、国槐、白榆、小叶朴、紫丁香、连翘、山梅花等这些树种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较强,是葫芦岛地区优质的植物造园树种,可以为葫芦岛乡土的昆虫、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 从而有效地维持绿地群落的稳定。
  3.2 植物配置适地适树
  植物是生命体,每种植物都在长期的系统发育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特性。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地合理选配植物种类,能避免种间竞争和种群不适应本地土壤、气候条件。借鉴本地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种类组成和结构规律,把各种生态效益好的树种应用到园林建设当中去,既能充分发挥绿化功能、增强自我抗性、抵抗病虫害侵蚀,又能节省资金、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葫芦岛地区坚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地选择绿化树种,在重污染区如化工总厂、炼化总厂、天然气化工总厂、水泥厂、葫芦岛锌厂等选择抗污染树种,如刺槐、丁香、国槐、臭椿、桑树、杨树、垂柳、桧柏等;北港工业园区土壤含盐量高,选用黑松、臭椿、白蜡、京桃、桧柏等耐盐碱的树种,保证了植物健康生长,取得了较好的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
  3.3 模拟自然群落、创造复层结构绿地
  群落组合不是简单的乔、灌、藤本、地被的组合,应从自然界或城市原有的、较稳定的植物群落中去寻找生长健康、稳定的组合,森林自然环境是森林植物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适者生存,劣者淘汰。自然植物群落由乔木、灌木和地被多层植物构成,植物品种的多样化形成了生物种群的多样化。森林植物、动物、昆虫、鸟类相互共生、相互制约形成了稳定的生态群落,从而达到了种群间的相互制约,抑制了病虫害的发生。园林设计上应采用多种植物混合栽植,做到常绿与落叶乔木、乔木与灌木、树木与花草有机结合、多种混栽,形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营造出有利于园林植物和天敌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生态环境,既增加绿化效益,又增强抵制害虫的能力。
  3.4 建设和谐稳定的植物群落
  根据生态学上“种类多样导致群落稳定性原理”,要使生态园林稳定、协调发展,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就必须充实生物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它能提高群落的观赏价值,增强群落的抗逆性和韧性,有利于保持群落的稳定,避免有害生物的入侵。只有丰富的物种种类,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要求;也只有多样性的物种种类,才能构建不同生态功能的植物群落,更好地发挥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在园林设计中,根据植物相生相克的原理优化植物的种植结构,如水曲柳与落叶松混种,避免产生地力衰竭,防治病虫害;白桦、冷杉宜栽植片林环境中,形成群落结构,创造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