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在滨水景观中的运用

 摘要 滨水景观区是城市开放空间中最具有活力的区域之一,其设计结合了自然景观和人工设计的特点而形成。该文主要概述滨水景观和地域文化的内涵,着重分析滨水景观与地域文化的联系和地域文化在滨水景观中的作用,以东北地区鲅鱼圈的山海广场为例来阐述地域文化如何在滨水景观中的应用。 

  关键词 地域文化;滨水景观;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20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150-02 

  随着现代城市景观规划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对于城市景观的追求也随之提高。居民在满足生活消费的同时,对精神上的享受消费越来越重视,滨水景观作为人为与自然景观兼备的特有的设计方案也成了当代的一个设计热点。作为城市景观设计载体的地域文化在滨水景观中的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滨水景观中承载的一系列元素均是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融合地域文化的滨水景观设计理念既能提升城市魅力形象,为城市加分,又可以加强城市居民的归属感。 

  1 滨水景观与地域文化 

  1.1 滨水景观的概念 

  滨水景观一般情况下是指城市沿湖海、江河等水域的而建设的一些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有一定使用功能的景观设计。滨水景观设计所涉及的陆域和水域,以及一些交接地带和湿地等场地类型相辅相成,由自然景物、人工元素形成的以水域为主充分考虑建筑、绿化、水面、道路等因素形成各种空间序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景观类型[1]。 

  1.2 地域文化的概念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城市区域的环境中独具特色,源远流长,传承至今仍然还有一定影响力的传统文化,是特定区域风俗习惯、生态文明的表现,也是各个地域地理环境、气候特征的差异。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自然概况和人文习俗,形成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融合的综合体。 

  1.3 滨水景观现如今的社会需求与发展 

  从古至今,人的生存都与水密不可分,无数城市都是在水滨地区发展起来。早期的城市中,水是用来作为古代城区的防护工具,例如护城河,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周边成了人口集中且繁华的区域。城市滨水景观的建设有利于改善现如今的城市环境质量,可以彰显承载着的地域文化。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层面追求也越来越高,而且人天生具有喜水天性,这也是滨水景观逐渐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2]。 

  2 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性文化体现与传承 

  2.1 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地域特色是每一个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是最本质的特色。一个城市的经济命脉中心或者具有发展前途地区的景观设计往往会别具一格,承载着当地特色文化的元素,将自然景观和历史文脉相结合,既可深入当地人民对当地特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概念,又可吸引游客到此地感受当地的特色文化,更好地发展当地的旅游事业。一个承载着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是不会呈现孤立的状态,是与周围环境的发展情况结合的。地域文化的发展历程漫长,使其具有浓郁的历史气息,也因而使驾驭地域文化之上的城市景观蕴含历史韵味。 

  2.2 地域自然特征的传承与发展 

  地域的自然特征包括当地的地理风貌、水资源、水文化以及土壤。滨水景观的设计是针对当地自然环境再加入一个人工设计建设形成的一个相对成熟的陆域与水域相呼应的景观设计。地理风貌对建造滨水区有很大的影响,是城市自身所具备的基质状况的实体呈现,根据地域自然特征而进行改造建设滨水区有利于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的特点对于道路走向、功能布局、建筑布置以及空间上的形式会产生很深远的影响。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与水有关的科学、人文等方面的精神与物质的文化财产。水在滨水景观中至关重要,根据当地固有的水文特征以及周围环境建设情况来作参考,以保护环境,继承与发展作为原则,维持生态平衡[3]。 

  2.3 人文习俗、风土人情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地域资源富足,不同的区域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人文习俗、风土人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地域性的风俗习惯一般是由当地风尚、礼仪、习俗长期发展形成的,将地域性的风俗习惯融入到滨水景观的建筑中,使得景观建设具有一定代表性,是对当地风俗习惯的传承与发展。作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城市规划中需要不断挖掘其自身具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将其独特的地域文化无限放大,发挥最好的地域优势,以更好地推动城市经济与文化发展[4]。 

  3 滨水景观在地域性文化影响下产生的作用 

  3.1 功能性 

  景观的功能性决定某功能的空间构成以及具体内容的特点,场地功能性是景观设计前首先要明确的。众所周知,一个景观的建筑如若没有功能性,则人们对于它的关注度较低。目前,国内大多数景观设计都存在抄袭、雷同现象,广场设计、游园设计等都大同小异,较少考虑到功能性,功能区分化不清晰、不全面。景观环境应有一定的功能意义,能满足人们的一些活动需求,例如将老人、青少年、孩童等不同年龄段的人进行区域划分,以满足不同人群在环境中的心理需求,达到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目的。鲅鱼圈山海广场的建造将功能划分的比较适宜,公共厕所以及洗漱区建在离沙滩比较近的地方,可以使得人们在嬉戏过后方便清洁。 

  3.2 生态性 

  目前,环境绿化带越来越深入人心,但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会考虑到要保护环境,多建造绿色植物,为了美观植物也比较单一,然而并没有考虑到该植物是否适合这个地区的气候、土壤、环境。有些河堤斜坡都以水泥铺实,严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应该因地制宜,不盲目跟从,根据该地区的植物所需要具备的功能进行物种配置,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环境带来的因素,改善不利因素,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来维持、保护生态环境平衡。滨水景观作为人工加自然的系统交融而成的开放空间,属于生态非常敏感的区域,因此对生态的保护要格外注意。尊重和保护原本就有的自然元素,顺着自然发展的机理,尽可能减少人工干预是景观建设的重要职能。东北山海广场的美人鱼观海堤的建设考虑了对生态保护的原则,斜坡保持着原生态的石头。大堤的建设刚好把2种不同类型的沙滩分开,沙滩与浅滩的巧妙结合,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将受众的不同需求进行划分区域。   

     3.3 文脉延续 

  滨水景观设计中更需要注意地域文化的挖掘,不要单单局限于景物塑造,而要注意当地的文化特色、风俗习惯、自然特征等方面所包含的文化元素。类似于这类的滨水景观设计既能形成相当美观、独特的环境,又能对当地文化起到传承和发展的作用。起初鲅鱼公主的建造是对当地文化的延续,随后设计师根据当地的特色,把这一地域景观延伸成了独特的、具有城市代表性的滨水景观。 

  4 东北鲅鱼圈山海广场案例分析 

  东北鲅鱼圈的山海广场由美人鱼广场、美人鱼观海堤、美人鱼浴场、美人鱼变身贝壳、美人鱼丽莎公主雕塑以及海中十二生肖组成的一个集度假娱乐、旅游观光、运动于一身的旅游黄金海岸地带。 

  4.1 人鲨传说 

  鲅鱼公主雕塑的建造是由一个古老的传说而引发的灵感,这一古老的鲅鱼传说赋予了这个冰冷的雕塑一个生命的灵魂,迷人的渤海湾也因这个传说变得更有魅力,而鲅鱼公主的雕塑也成了渤海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整个鲅鱼圈居民人人皆知的雕塑,成了这个城市的代表性标志。以一望无际的大海作为背景,高达60 m的鲅鱼公主雕像与礁石、海水、飞鸟相呼应,尽显和谐之美。鲅鱼公主雕塑与北边的鱼跃龙腾相辉映,与东部望儿山翘首相望,是山海文化和鱼龙文化交融的经典力作。这一雕塑的建造使得鲅鱼圈文化底蕴骤升,彰显当地文化特色,吸引了各地大批游客来此游玩。 

  4.2 美人鱼浴场 

  东北的洗浴文化独具一格,去澡堂或是泡温泉是当地人的家常便饭。正因为东北的这一文化习俗,美人鱼浴场的建造成功地展现了其功能性。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人的亲水性,白天人们在沙滩上迎着海风追逐、玩耍,每到傍晚一家人或者是情侣、朋友来此地洗盐浴、游泳,观海堤旁边是一个浅滩,退潮后人们可以来此捡贝壳,这一视觉景观和休闲娱乐相结合,丰富了景观区域的功能构成。 

  4.3 美人鱼观海堤 

  美人鱼观海堤将海岸的2种不同形态进行了一个区域划分,一边为浅滩,一边则是沙滩,因为考虑到生态因素,所以堤坝的建造没有用到水泥,充分尊重和保护原有自然因素,将原有的自然环境和人工设计搭配得十分巧妙,使美人鱼观海堤显得更加自然。 

  5 结语 

  将地域思想融入到滨水景观设计中,强调的是一种对本土文化、人文资源及自然环境的尊重。虽然大同小异的广场建筑司空见惯,然而大众的审美意识却有了潜移默化的转变,对地域保护意识正在逐渐苏醒,开始对自身所处的地域有了正确的价值认识。一个城市的地域文化与景观设计需要巧妙结合、勇于创新,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城市滨水区的发展[5-6]。 

  6 参考文献 

  [1] 魏雯,汪燕,苗宝成.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革命老区环县环江风情线设计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1):222-227. 

  [2] 刘鸾君,李涛.滨水景观塑造与民族文化特色演绎:以河池市“一江两岸”规划设计为例[J].规划师,2010(10):67-69. 

  [3] 张路红,项远.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5(6):677-681. 

  [4] 唐胜田,康永详,张景群.西安市长安区��河城市核心段滨水景观规划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2):238-242. 

  [5] 刘滨谊,胡玎.上海世博园滨江景观规划设计刍议[J].规划师,2004(8):25-28. 

  [6] 杨斯岑.浅析城市滨江景观参与性设计[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4):127-128.